来源:一地基毛
来源:中金财富
最近A股持续震荡,债市也不断传来新动向。
7月22日、25日,央行祭出“降息组合拳”,债市应声大涨,特别是30年期超长债又一次风头强劲。
但大家应该也留意到了,自4月份开始,央行喊话提示长端利率水平过低风险的频次就有所增多。7月初央行也曾出手,陆续公布了国债借入、临时正逆回购等新工具。在降息信号释放之后,央行还强调“不意味着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
近一个月来债市的诸多新动向,让我们都能感觉到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并为债市带来一定高低波澜。
近期央行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背后深意怎么去理解?降息落地后,怎么布局接下来的债市机会?
落到更切身的问题上,债市新常态到来,我们投资债基会带来哪些影响?面对新环境,我们怎么挑选债基,有哪些侧重和方法?
央行为什么选择此时降息?
今年上半年,受国内经济预期偏弱、资金面总体充裕等综合因素影响,债市总体走势超预期。中债估值中心数据显示,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在6月28日达到2.21%新低。
这也带动了纯债基金整体亮眼的表现。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中长期纯债型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2.38%、1.74%。一时间身边多了不少“债基收蛋人”。
就在大家以为债券牛市可能还会继续扶摇直上的时候,央行忽然出手了:
7月初,央行陆续公布了国债借入、临时正逆回购等新工具。这背后是央行对过低的长期国债利率定价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