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期持续火热的债券市场遭遇回调,30年国债期货自年内高点回撤明显,10年国债期货、5年国债期货、2年国债期货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调。
对于近期债市市场调整的原因,多家机构认为,由于本轮超长债利率下行速度偏快,市场预期过于一致,盈利的机构有止盈诉求,再加上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出台,1万亿特别国债发行超出市场预期,债券出现了阶段性调整。
不过,在降息周期中,机构认为,债券市场调整的空间有限,但需要对于久期灵活把握,出现显著调整的信号,需要及时降低久期及杠杆。
多因素支撑债券走强
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延续年以来强势表现持续走牛,近期受多个因素影响出现调整。
对于今年债券市场继续走牛的原因,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三部投资总监张李陵认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保持强势的底色未改,主要是目前经济基本面仍在弱修复过程中,高频数据仍在盘整,市场尚未观测到较大风险,叠加货币政策较为稳健,资金较为宽松的格局延续,债券供给收缩,市场维持资产荒的情况,这些宏观因素确认了债券偏强的基调,另一方面,年后资金回流,市场“钱多”效应显著,资金进入债市较多,供需格局的矛盾进一步强化,市场一致性较强,从而推动收益率的持续下行。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长端利率债表现尤为突出。张李陵认为,其主要逻辑在于曲线平坦化及市场交易的一致性。首先是曲线的平坦化,一方面目前美联储在通胀没有得到明显控制的情况下,没有降息动作,短端美债利率持续较高,中美利差显著,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更偏向于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短端资金利率水平缺少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但针对长端利率对应的是基本面增长预期,在从原有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切换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长端利率水平逐步下台阶的预期较为一致,叠加股市的表现相对较弱,市场风险偏好较低,利好长端利率,二者结合下就使得曲线平坦化的逻辑较为通畅。
他表示,信用债供给收缩,资产荒格局显著,票息资产较难获取,更重要的是,在票息偏少的情况下,市场一致选择了通过久期来获取超额收益的策略,资金同质化较强,集中在长端利率,持续压降期限利差,从而使得长端利率表现突出。
中欧基金的观点称,债券市场的走牛,一方面与经济环境有关联,今年以来,已公布的基本面数据总体还不算特别强;另一方面,在跨年、春节的关键时点上,资金面显得合理充裕。特别是年后回来,2月20日的大幅度降准,释放流动性约1万亿元,也说明货币政策稳健偏松基调未变,未来MLF利率依然有较强的调降预期。充裕的流动性是债市走牛的基础。
再者,从个人投资者需求侧来说,年前持续下跌的股市影响了大家的风险偏好,不少资金都从权益市场流到债券市场,从机构需求侧来说,则是与“资产荒”有一定的关系。在不断降息、地方化债导致高息城投债日趋消失的趋势背景下,导致了配置类机构在跨年之际大手笔配置收益较高的长久期资产。
债市交易较为拥挤
不过,由于市场预期过于一致,再加上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出台,债券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
华泰证券研究认为,一是,地产高频有所回暖,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现“小阳春”,北京二手房成交回暖。二是,一系列消息影响,如昨日消息称保险卖出20年和30年国债,市场计划新发的30年国债ETF或暂停等,对债市情绪有不利影响。三是,超长国债已经过度拥挤且交易型机构占比较高,利率调整引发机构卖出,进一步造成更大调整,形成反馈循环。张李陵也表示,债市目前交易较为拥挤,有一定调整风险,但短期来看,钱多的逻辑仍在,整体胜率仍可,但赔率不高,后续主要的风险在于基本面在盘整之后,如果高频数据上行,地产板块有显著的预期修复,整体基本面有显著的上行预期,风险偏好修复,股债性价比扭转之际对于债券会形成一定压力,带来收益的阶段性上行。操作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