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微生物》文摘和读后感2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看,而是结合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最深处!理解这个世界背后的运行规律,在面对生命的抉择,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何在癌症治疗中做好决策#
这样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拥有更多的面向去思考问题。
“全球一半的食道癌在中国”,就这一句,情绪化的人也开始跳出来说其他国家的问题,来显现我国的好。人命更重要!没有人,哪来的国家?爱国不应该停留于口号,而是行动。做点什么!
通过这句话,我看到的则是如何把别人看着是不好的事变成解决问题的资源,(以下纯属个人美好想象)如果食道癌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微生物被破坏,那是不是可以通过我们这么多临床的实际病例进行采样和研究患病者食道微生物和健康的人有什么区别,看能不能通过培养微生物来治愈食道癌,而不是用什么药和化疗,难道不知道化疗不仅杀所谓的坏细菌也杀好的细胞对人体免疫力有伤害吗?如果能有所突破,也就能让更多的国人免受病痛的折磨!
说不定在这么大量的研究中就能发现为什么这么多患癌的人的更多根本源头的原因?比如用氯过滤的自来水,食物生产过程中滥用的抗生素等等。
而对于说食道癌是因为吃烫的食物,我保持中立的态度。这就像你感冒了,别人都说怪你穿得太少。那为什么有的人穿得少,人家不感冒呢。
多深入了解而不是停留于表面,一句话可以是被认为“伤自尊”“抹黑”等,也可以是成为拯救更多国人的突破口。就看你自己怎么看!
会看到微生物的层面,是因为这几年不论是做酵素,烘焙还是堆肥,看相关的书籍和实践都让我感受到了微生物的神奇。如果用好微生物或许也可以拯救大部分人免受病痛的伤害。这样多好呀!
“年,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通过实验表明,发酵及腐败都是由浮在空气里不可见的生物体导致的。青霉菌(Penicillium)。这种神奇的青霉被鉴定为特异青霉菌(Penicilliumno-tatum)。事实上,青霉菌的抗细菌效果自从17世纪就为人所知。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科学家将这个真菌带入科学领域。弗莱明在从青霉的培养液里过滤分离得到了一种富含抗菌活性的液体成分——他称之为青霉素。
古埃及人、中国古代的人以及中美洲的印第安人都曾使用霉菌来治疗受感染的伤口。”—用微生物治疗疾病,古代人就这么做了!(重点)可是为什么被其他国家的人发明了,我们却没有传承下来,这是不是值得深思。
“医药公司希望开发的是数百万人可以常年使用的药物,比如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的药物——这些才是摇钱树。如果一种药物每年只有几千人使用,而且一次只用几周的时间,那么,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它们是不可能被开发出来的。”—《消失的微生物》
也是如果运用微生物就能一下子治好,那怎么持续赚钱呢?
这也像极了一些电器,明明可以用好几年,但是产品设计却限制它更短的产品寿命。以前一个电扇可以用很久,但现在一年可能就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