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第一家千亿公募,落了
TUhjnbcbe - 2025/6/11 23:59:00
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xxzywj.com/m/
中国第一家千亿公募,落了!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作为业内首家千亿级基金公司,嘉实基金的光环正变得暗淡。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8日的最近三年,其整体业绩指数下跌了-24.83%,远差于-12.23%的同类基金平均表现,在全部家基金中排在中下游位置。

目前,嘉实基金在规模排名上已经陷入到了前十保卫战,但未来不排除继续下滑的可能。

01

业绩持续萎靡

近年来,嘉实基金的业绩确实不太好看。

具体来看,嘉实基金以股票型和混合型为代表的权益类基金,整体排名均处在中下游位置。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近3年间其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业绩表现为-34.74%,在全部的家基金中排名位,弱于同类基金-29.97%的平均表现。股票型基金近3年的平均业绩为-35.02%,在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6位。

而这仅仅是对比基金的平均业绩数据,细分到具体基金上则更加惨淡。

比如在股票型基金排名中,嘉实常常是倒数的那几个。截至2月8日,在近1年时间内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A和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C,分别以-48.39%和-48.71%的收益率排名倒数第9和第8名。

近2年,嘉实智能汽车股票的收益率为-55.35%,排在榜单倒数第4;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和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C,分别以-54.74%和-55.18%的收益率排在倒数第8和第5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低迷的业绩之下,嘉实基金的整体规模仍在上涨,年以.59亿创出了历史新高,相对于年的.8亿增长了8.13%。

仔细来看,嘉实基金的债券型非权益类基金对推动整体规模的增长功不可没。年为.25亿,同比增长超30%,与货币型基金的.63亿规模的差距正在拉近。

而混合型基金作为权益类基金的代表,规模则呈现出不断萎缩的态势。早在年规模最高时曾达到.95亿,到了年就仅剩.96亿,接近腰斩,甚至低于股票型基金的规模。

嘉实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也近乎全军覆没。一向以平衡风格著称的洪流,业绩更是惨不忍睹,尤其是年成立的产品。其中嘉实阿尔法优选混合的2只基金自成立以来跌幅均在55%左右;竞争力优选混合的2只基金跌幅均超60%。

嘉实“一哥”归凯、姚志鹏等业绩同样拉胯。归凯招牌的嘉实新兴产业股票近3年时间跌幅近50%,大幅跑输市场和同类基金。嘉实核心成长混合A自年成立以来跌幅也近45%。

让嘉实基金头疼的除了业绩,还有排名。

02

艰难“保十”

在基金行业,实力永远要靠排名说话。

回看过去,嘉实基金一度是最牛公募的存在,但近些年来一直在苦苦进行前十保卫战。

早在年嘉实基金成为业内首家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此之后,嘉实基金的规模排名变化并不大,直到年依然处在行业前3名的位置。

而随着以天弘基金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崛起以及年“股债双杀”的洗礼,嘉实基金规模排名开始出现变化,逐渐被华夏基金、易方达、天弘基金等赶超。年排名逐渐降到了第5,年又快速降至第10位。

在年市场回暖之际,嘉实基金排名回升到第7名,但此后继续下滑,到年前三季度甚至一度跌落到了第12名。

嘉实基金排名快速滑落的原因,一是与货基等非权益基金被赶超有关。年公司的货币基金规模为.4亿,就已经排在了同类第9位,拖了整体规模的后腿。而代表投研实力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排在第3、4名,变化并不明显。

另外一点,是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年,嘉实基金两大权益类基金排名开始回落,混合型基金的下滑幅度更为明显,由年的第3位下滑至第7位,到年则进一步滑落到了第12名。

可以很明显看出,当下嘉实基金的非权益类基金已占据了明显的主导地位,年仅债基和货基规模之和就达到了.88亿,占全部规模比重已经超过了70%。

而嘉实基金规模靠非权益类基金“撑场面”的现状,也和此前董事长赵学军的发言相悖。早在年货币基金如日中天之时,行业用货币基金来冲规模已屡见不鲜,但赵学军却明确表示反对,“嘉实不用货币基金冲规模,规模大不见得你牛。”

所以对于当下的嘉实基金,单纯“保十”已经失去意义,只有提振权益类基金业绩才是真正提升排名的王道。

但要提振业绩谈何容易。

03

多方面问题暴露

当前嘉实基金的困境,也是公司一把手赵学军多年职业生涯以来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赵学军是嘉实基金的“老人”,早在年就担任基金经理一职。彼时嘉实基金规模仅为几十亿,在全部“老十家”基金公司排名垫底,正是在赵学军的带领下,嘉实基金凭借迅猛的业绩和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快速成长为千亿级别基金公司,并跃居行业第一。

直到年底,赵学军卸任总经理升任董事长,成为业内任职时间最长的高管。与此前嘉实基金的辉煌年代相比,当前赵学军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投资难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业绩比拼的核心是投研实力,但近年来嘉实基金大量核心人才正在不断流失。

自年以来,包括邹唯、邵健、王汉博、王茜、陈正宪等多名嘉实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相继离职,其中王茜、陈正宪都是在嘉实基金任职十多年的老将。

据Wind数据显示,自年至年,嘉实基金有多达54位基金经理离任,是基金管理人离职人数最多的公募基金。

嘉实基金自身的风控问题也是业绩走差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嘉实基金频频踩雷,例如此前踩雷乐视网和高位参与新纶科技的定增、年踩雷华夏幸福债券、年10月又陷入“浙江国祥IPO”漩涡等。

在股票投资的风控体系上,嘉实基金也有待完善。

年,赵学军亲自挂帅督办了公司的投研升级体系,建立了以不同风格和行业为主的12大投资战队,并以基金经理领队的形式加强对重点领域深耕。

然而,现实很骨感,近年来被寄予厚望的各战队业绩集体遇冷,也反映了投研体系中存在的风控漏洞。

以平衡风格为代表的洪流为例,其管理的嘉实阿尔法优选混合A,整体仓位并不高,甚至还不足45%,但由于对于个股风险的把控不到位导致回撤很大。即便分散配置了各行业龙头,依然逃不过自成立以来腰斩的命运。

以价值成长风格为主的归凯也存在类似问题,与其说是价值成长,用追逐行业景气度来形容更为贴切。

归凯偏爱新材料领域的国瓷材料和检测服务类的华测检测,出现在嘉实核心成长混合A和嘉实远见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的前两大重仓股中。这两只股票的持续下跌对基金净值的杀伤力很大,在持有期间归凯对华测检测不断加仓,有一定的押注成分,对个股的风险规避仍然不到位。

此外,由于内控问题,嘉实基金也不时出现在监管层的处罚名单上。据此前财联社报道,年嘉实基金曾两度被罚,当年6月因对子公司管控不严,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相关高管也因此被出具警示函。当年底又因内控管理不完善,再次被监管层责令改正。

综合而言,目前嘉实基金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尽快完善人才管理和风控体系提振业绩,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第一要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第一家千亿公募,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