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顾名思义就是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向机构或者个人筹集到的资金。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具有极高的信用度,被誉为金边债券,就是最安全的借款人。
我国的特别国债目前发行过两次:
1、首次特别国债发行时间为年8月,当时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环境景气下行的双重冲击下,企业盈利大幅下行、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批准,财政部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了亿元30年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
2、第二次特别国债发行在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这次背景与用途和年完全不同。财政部年分批发行共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及汇金公司股权,成立中投公司。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1.35万亿元向农行定向发行、随后央行向农行购买这部分特别国债;其余亿元公开发行。
年抗疫特别国债
发债背景《关于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表明,规模为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期限以10年期为主,将与中央国债统筹发行,其利息主要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亿元的本金也由中央财政偿还,剩余的亿元由地方财政偿还。
抗疫特别国债主要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第三次特殊国债的发行的主要目的是为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提高赤字率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政策有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抗疫特别国债首发亿元6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发行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和年抗疫特别国债(二期)。
根据通知,一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亿元;二期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亿元。两期国债定于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两期国债利息按年支付,每年6月19日(节假日顺延,下同)支付利息,年6月19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竞争性招标时间为6月18日上午10时35分至11时35分。发行手续费为承销面值的0.1%。
更多具体信息可以登录中政府债券管理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专题——政府债券管理——记账式国债查询!
个人如何购买年抗疫特别国债前提:必须开通了相应业务的银行或者证券账户
特点:拥有国债代码,输入代码买入;按一手购买计算,一次购买需要近万元
记账式国债的收益率不如储蓄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收益高;另外,交易不活跃,流动性差。
年普通国债利率为:3年期限4.0%、5年期限4.27%。这个特别国债一期和二期的期限时间为5年和7年,采用记账式国债购入,大概率应该利率会低于普通国债收益率!
至于大家要不要购买年抗疫特别国债,还是看自己的财务规划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