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声明|本文为“财说得明白”原创,各平台转载均需联系“财说得明白”,获得授权虽然现在理财投资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的资金倾向于放在银行,所以当我们评测一家银行的产品时,就需要进行粗略的分类,看一看你属于哪一类:1,追求资金灵活,选择活期存款,活期理财,短期理财;2,追求本金%安全,只能选择存款,大额存单的收益略高,结构性存款本金保证,利率有可能更高,也有可能更低;3,理财产品,收益确定性大一点的,选择预期收益类;追求更高收益,选择净值型产品。以下,我们就以平安银行的产品为例,进行分类评测。此前已经评测过兴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产品,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翻看过去已经发表的文章。01,本金保证,特色存款方式普通的存款,不管是活期的还是定期的,各家银行都差不多,因此我们重点看一些有特色的。智能存款平安银行有一种智能存款,听起来不错,但认真研究却不太吸引人。签约这种智能存款之后,金额超过设定的基数,会自动的把活期转成对应的存款,可以选择通知存款或者定期存款,这就是所谓的智能。但是这些智能存款的利率都偏低,活期的还不如货币基金,定期的不如自己选择对应的定期存款。所以这只是适合非常懒的人,既然你懒得搞,那就让银行帮你搞,银行帮你搞,当然赚多一点你的钱。大额存单现在各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都不高,按照去年的趋势来看,也许下半年的会略高一点。平安银行的大额存单,也只是在3.7%左右。选择大额存单要注意区分,是到期付息的还是按月付息的,如果利率一样,按月付息的更划算,但是需要注意,按月付息的不可以转让,到期付息的可以转让。大额存单转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项功能,找到一些更高收益率的大额存单。举例:平安的大额存单3.9%的已经售罄,只剩下3.7%的。但通过银行的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人中途需要用钱时,把大额存单转让出来,比如一份20万的大额存单,因为是中途转让,现在接手的人,只需要持有大约两年半的时间,获得的利率大约是3.%。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存期略短一些,而且利率还能略高一些。02,本金保证,利息更高,但有不确定性结构性存款是可以保本的,很多人都有误解,以为这属于理财产品,其实结构性存款还是属于存款,本金是可以保证的。但是结构性存款的特点就在于,利息不保证,会按照所挂钩的商品具体表现,有可能获得较高利息,也有可能获得较低利息。如果不满意银行的固定利息,就可以选择结构性存款,虽然利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至少本金是保证的。以下举几个例子:挂钩指数平安银行的一款结构性存款,挂钩沪深指数,期限62天,1万元起,最低收益率1.5%,最高收益率7.5%。存款62天到期时,沪深指数跌了,利率只有1.5%;沪深指数的涨幅超过约定幅度,利率就有3.95%。只有沪深指数涨了,同时没有超过约定幅度,而是非常接近约定幅度时,才能实现7.5%的收益率。这一点有点难度。因此大概率拿到的利率是1.5%,或3.95%。但另一款挂钩中证指数的,实现条件相对简单,最高收益率5.4%,最长期限一年。在整个产品周期之内,每个月设置一天观察日,只要任何一个观察日中证指数比起最初时上涨,产品就提前结束,并且按照5.4%结算。因为未来一年里,只要有任何一个观察日实现这一目标就可以达到最高收益率,所以这个产品能拿到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很高。当然万一全年12个观察日中证指数都低于最初,这个产品至少保本,还能获得0.5%的收益率。当然,有人不看好未来股市,则可以选择看跌的结构存款。另一款产品,看跌沪深指数的,一年期,1万起,最高收益率4.9%。只要未来一年内,其中任何一个月对应的观察日里,沪深指数比起其初指数下跌超过1%,这个产品就提前结束,并且按照年化5.4%结算收益。挂钩黄金,汇率,利率平安银行的产品中,财说得明白发现有不少结构性存款是挂钩黄金,汇率,或者利率的,基本上都以两层或者三层的利率来计算,最高利率普遍都在3.4%上下,即使实现了这样的收益率,也不算高,意义不大。因此,本文不再评测这几款产品。03,净值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但注意投资范围现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类越来越少,净值型的越来越多。其实,在财说得明白看来,净值型的产品对于客户更加公平,至少超额收益的大部分归于客户,而预期收益类的产品则不是这样,超过了预期收益率,多出来的都是银行拿走了。不过,很多客户都不喜欢净值型产品,原因是看到每一期的净值公布,有涨有跌,心里受不了,还不如中间没有公布,到最后看到有多少收益就算了,其实这都是以前预期收益产品养成的坏习惯。(1)亏损,怎么办?平安银行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前段时间一个月居然出现了0.7%的亏损。风险高吗?这个产品已经成立大约2年,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4.76%。虽然最近净值下跌,但因为产品有天的持有期,中间的下跌,经过半年的期限,基本都可以抹掉,风险不大。如果是天之前买的,这一次的下跌,只不过是之前的累计收益减少了一些;如果刚好是5月初最高点买入的,现在出现账面亏损也不用担心,相信未来净值会慢慢涨上去,毕竟还有好几个月。对产品的信心主要来自于,研究产品说明书之后,知道产品资金的投资范围,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这一段时间的波动是因为债券市场的波动。(2)基准6.3%,能达到吗?平安银行有一款业绩比较基准3%~6.3%的一年定开产品,比较吸引人的眼光。这个系列产品第1期是年9月末发行的,到目前不足一年,折算年化收益率4.88%,今年2月份发行的产品,目前的折算年化收益率大约4.3%,3月初发行的就只有2.7%左右。以上都是折算年化收益率,请注意并非累计收益率。以这些数据来看,要达到比较基准6.3%,有一定的难度。产品说明书显示,这个产品的投资方向,固收类的资产占80%以上,权益类的资产占20%以下。正常来说,靠固收类的产品达到6.3%几乎不可能,能否实现年化6.3%,更重要来自于权益类资产的贡献。这个产品一年期,因此,估计银行在投资权益类资产时,会严格控制比,几乎不可能达到20%,除非这一段时间的股市上涨行情能够继续,并且不断扩大涨幅,否则,财说得明白认为很难达到6.3%。财说得明白一直认为,这类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不管收益性还是流动性,还不如自己找一些基金进行组合。这段时间做过测试,以80%配置债券类基金,10%配置稳健型基金,再加10%对冲基金,过去一年的收益率达到9%以上。所选择的债券类基金,对冲类基金,还都是一些很稳健的产品,共同特点是,过去这些年,单个季度来看,未出现过亏损。这样的组合,相信风险不会比银行这类理财产品高。财说得明白,带你看懂财经现象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