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犹如“生死令”,一旦挨上这个词,代表着身子一般踏入有了鬼门关,生死便听天由命了。
在癌症面前,无论人种或者贫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一种癌症,却被指为中国人的特色癌症,那就是食管癌。
《柳叶刀》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表示全球一半的食管癌患者都在我国,这是为什么呢?
同为亚洲,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日本、亚洲却很少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癌症报告》,报告显示全球食道癌患者数量达到了57.2万人,而且因食道癌死亡的人数更是达到了50.9万人,而中国的食道癌新发患者与死亡患者人数占了全球的55%左右,患病率和死亡率位高居全球第五。
食道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率的第四大杀手,已经成为我们急需重视的癌症之一。但是在日本和亚洲其它国家食道癌并不多,数据显示,日本食道癌新发病人数只占全球的3.5%,而亚洲其他国家(除了中国和日本)加上其他不发达国家总和才占了22.2%,中国一个国家食道癌新发病人数就占了54.1%,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也才占了9.2%。
可见我国的食道癌形势严峻,那为什么我国的食道癌患者如此之多呢?这可能跟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关。
4大饮食习惯,导致中国食管癌高发主因
很多人很奇怪,日本、韩国、印度都是亚洲国家,为什么我国却成为了食管癌的高发地呢?其实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1、60℃以上的食物
中国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趁热吃”,但是食管黏膜耐受温度为40-50℃,长期吃热食则会反复损伤和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引发溃烂和慢性炎症,从而引发食道癌。
此外过热将损坏食管屏障能力,将遭受其它致癌因子威胁。目前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资料显示,65℃的热食已被列入2A类致癌物质,而《柳叶刀肿瘤学》已明确表示,饮用超过65℃热饮,食道癌风险将大大增加。
2、腌制食物
腌制食品是大家常吃下饭菜,但腌制食物含有大量的食盐和亚硝酸盐,而我国食道癌高发地区摄入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即例如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亚硝酸盐可以和人体内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亚硝酸胺,这是引发食道癌的重要物质。此外高盐会反复刺激食道黏膜,增加患癌几率。
有研究表明,腌制时间在5-6天内的酸菜含有极高的亚硝酸盐。而且腌制食物极易霉变,发霉食物不仅含有诸多致癌物质,其中的黄曲霉素还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引发食道癌。所以腌制食物尽量少吃,即便要吃也得反复清洗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多吃新鲜食物健康的保证。
3、隔夜菜
不仅如此,中国人喜欢节约,饮食上过于节俭,喜欢吃隔夜菜,但是隔夜菜含有亚硝酸盐,上文已经说了它是食管癌的高发因素之一。
此外,饮食上过于节约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微量元素缺失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如果日常饮食摄入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如维生素A、B2、C、E等,或微量元素硒、锰、硼、锌、镁等都可能与引发食道癌有关。
所以饮食要丰富,不能太节约,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绿色蔬菜水果。
4、烟酒
中国抽烟喝酒人数比例在世界上一直居高不下,而抽烟喝酒将引发诸多癌症,食道癌只是其中之一。有研究显示,严重烟瘾患者食道癌死亡率是不吸烟人群3-4倍,经常酗酒人群的患癌率是普通人的25到30倍。
所以预防食道癌就要从健康饮食习惯做起,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病从口入,教你如何健康饮食
一个好的健康饮食习惯要从均衡饮食做起,均衡饮食并非一味追求高营养高蛋白食物,这是人们对饮食上的误解,均衡饮食强调的是营养平衡、合理,一味追求高营养食物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比如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反而会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引起高尿酸血症。所以均衡饮食是各种营养全面,比例适当,满足人体一切所需营养。
一天的均衡饮食应以主食为主,每天建议摄入-克,以谷物为主,豆薯类为辅;蛋白质适量,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重来进行计算,公式为1-1.5克/体重千克;其次,还有摄入适量蔬菜水果,大概克左右。对于蔬菜的做法,建议使用蒸、炖、煮和生吃即可,不建议炒、炸。
其次,建议摄入微量辅食,例如坚果类25-50克等即可。
食物方面尽量植物性食物多于动物性食物,这样更有助于身体消化,对健康更好。食用上应注意细嚼慢咽,勿吃热食,多吃新鲜食物,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做到饮食有节,七分饱即可。
总而言之,食道癌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要想避免食道癌,就得远离不良饮食习惯,均衡饮食从现在做起。
参考资料:
[1]李一达,《预防食管癌:从“吃喝”下手》.抗癌.年
[2]莫曳,《一日三餐健康饮食如何对待?高营养与均衡营养不是一回事》.自我保健.年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