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房地产可以说是我国利润空间最大的行业之一。国内的房价长期居高不下,在大城市中上百上千万的房子随处可见,且还一直维持着上涨的趋势。久而久之,房子已经都偏离了居住的属性,反而更像一种投资品。
在这种情况下,一众房企都是赚得盆满钵满,我国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房企巨头,比如万科、恒大、碧桂园等等。但这两年来,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实行,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降温明显。许多中小型房企,都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机,就连恒大等房企巨头的日子也是不好过。
恒大早在年,就成为了我国排行第一的房企,实力不可谓不强。但如今的恒大,却因为2万亿的债务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时间已经过去一年,恒大仍然在为解决债务危机不断奔波着。
事实上,像恒大这样的地产巨头之所以会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主要就是因为恒大此前长期维持着“高杠杆”的运营模式。而楼市一降温,房企融资的难度也开始变大,资金一时间周转不过来导致了背后累积的债务一朝爆发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高负债额的房企巨头绝不止恒大一家。比如碧桂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碧桂园的负债额达到了1.6万亿元。虽然没有恒大高,但是这个数字也相当惊人了。有的朋友可能会问:碧桂园的负债额高达1.6万亿,为何还没全面爆发债务危机呢?
相比于恒大,碧桂园的处境好上一些,因为其手中的资金还算充裕,可以通过造房来回款还债,不至于陷入恶性循环中。根据年的财报数据显示,碧桂园去年营收了亿元,回款率达到了90%,企业的现金流也还有亿元。碧桂园的总裁莫斌还十分自信地表示:到了年的时候,碧桂园就能实现“三道红线”转绿的局面。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虽然碧桂园的负债额很高,但近年来表现都较为稳定,似乎没有债务危机爆发的风险。可是近期以来,情况却发生了转变。
从今年的4月份下旬开始,碧桂园的股价和市值持续下跌。在5月10日的时候,碧桂园的单日股价跌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市值一度缩水了七成以上。就连相关评级机构,都将碧桂园的评级由“投资季”降至了“负面”,意味着不建议投资者们购买碧桂园的股票。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就算碧桂园手中的现金流再充足,也无法阻挡债务危机的爆发了,毕竟债务总额可是高达1.6万亿的。
面对着股价和市值的大幅下跌,碧桂园也是开始“坐不住”了。在5月16日的时候,碧桂园发布公告表示:将在本周内发行一批新的企业债券。不难看出,碧桂园这是想通过借新债来弥补旧债的窟窿了。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担心自身如今的处境不佳,导致没有投资者愿意购买企业债券,碧桂园此次还专门为这批债券购买了“信用违约掉期”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这两大信用保护工具。这样一来,即便碧桂园的债券出现了问题,债权人们至少也能够取回本金。
基于此点,预计碧桂园的这批企业债券还是会有不少投资者愿意购买的。得益于此,碧桂园近日的股价和市值都有所回升。截至5月19日收盘,碧桂园的市值回升至.53亿港元;股价上涨至了4.94港元/股,单日涨幅达到1.65%。
对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你认为碧桂园是否会步入恒大的后尘?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由商事奇谈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平台、渠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