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场阻止股市楼市继续失血的热钱狙击战
TUhjnbcbe - 2024/10/22 16:04:00
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
一场阻止股市、楼市继续失血的“热钱狙击战”,已经打响!今年以来牛气冲天的债市,在被央行连续警告之后,最近几个交易日出现了显著下跌。虽然央行没有宣布抛售国债,但或许已经悄悄出手。抛售国债,是央行此前公开宣布的,准备用于给债市降温的政策工具之一。我们通过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里挂牌的3个国债期货主力品种,看一下狙击战的初步成果:下图是2年期国债期货品种TS的走势,调整态势比较明显:下图是10年期国债期货T的走势,连续出现了2个向下的跳空缺口:下图是30年国债期货TL的走势图,也基本如此。为什么会有针对债市的热钱狙击战?债市火爆,尤其是国债市场火爆,难道不是好事吗?不是有利于国债发行、企业融资吗?要搞懂这件事,需要从头说起。自从年下半年恒大暴雷、房地产出现拐点后,中国经济就进入了调整期。面对这一轮调整,国家没有采用此前惯用的大水漫灌的策略,而是想通过“过几年紧日子”,推动去杠杆、去落后产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所以,这一轮调整期显得比较漫长,影响了一些人的信心。2年来,股市和楼市都比较低迷,几次试图启动都失败了。这加剧了企业存款、居民存款在银行躺平的决心。为了让这些钱出来消费、投资,国家不断降息。大家也看出来了,降息是未来几年大趋势,超低利率时代来了。超低利率时代来了,意味着之前发行的高息债券价值凸显,尤其国债。所以,大量资金进入债市,通过加杠杆的方式不断买入国债。由此,引发了国债收益率不断降低。债市出现了大牛市,有了持续的赚钱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涌入债市的资金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和个人不熟悉债市投资,一般通过购买银行理财方式参与债市——银行理财主要投资债市。存款利率不断降低,也加剧了居民和企业存款搬家,从活期变定期,或者干脆去买理财。今年上半年,银行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8%,7月份进一步上升到3%,而大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8%。再加上股市、楼市没有赚钱效应,所以大量银行存款搬家去搞理财,间接参与债市。年6月末,全国共有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8.52万亿元,同比增加12.55%。今年7月,全国银行理财规模又暴增了1.78万亿,总规模达到了30.3万亿!与此同时,居民存款、贷款的增量在4到7月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根据央行刚刚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

1、今年前7个月,全国住户存款增加了8.94万亿元,但1到3月就增加了8.56万亿元,4到7月才增加了0.38万亿!

2、今年前7个月,全国住户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增加了1.19万亿元,但1到3月就增加了亿元,4到7月才增加了亿元!

最近4个月,全国居民不仅不怎么贷款了,也不怎么存款了!老百姓的钱去了哪里?一是提前还房贷,二是买银行理财、分享债市红利。去年12月以来,央行针对房地产行业定向降息,让新买房、新贷款的人享受到了比较低的利率。但对存量房贷并不友好,LPR降息空间有限,“加点部分”的大幅降低,存量房贷无法享受。这让此前买房的人感觉自己被套了,纷纷提前还房贷,这批人的房贷利率往往在4.2%以上,甚至可能超过5%。又一波提前还贷潮出现了。其结果,是让住户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的增量都迅速减少。不需要提前还房贷人,看到银行存款利息走低,去买了理财。前文说了,因为债市火爆,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还不错,平均达到了2.8%,这很诱人。国家愿意看到越来越的钱,直接、间接涌入债市吗?当然不愿意!这会带来两大问题:第一,很多机构是买了国债抵押、拿到钱继续买国债,再抵押再买。这种高杠杆,蕴含很大金融风险;第二,钱都涌入债市,会让楼市、股市、消费市场失血。事实上,股市最近失血严重,两市股票日成交连续跌破亿元,创下了4年来新低。这意味着,股市维稳难度在加大。楼市最近也在降温,CRIC数据显示:7月30个重点监测城市整体成交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9%。其中,4个一线环比下降24%。央行今天公布的8月金融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创下新低,只有-6.6%。狭义货币M1主要反映企业投资意愿。当企业愿意投资的时候,会把定期存款、银行理财变成活期存款,则M1同比增速会上升;反之,当投资意愿下降的时候,就会把活期变成定期,或者买理财,M1同比增速会下跌。最近两个月M1的持续走低,跟企业热衷于买理财、通过银行在债市躺平有密切关系。老练的股市、楼市投资者,都非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场阻止股市楼市继续失血的热钱狙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