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日渐增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不仅如此,近日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肺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这5种常见癌症确诊时为晚期的比例高达52.8%![1]
也就是说,我国超一半患者被确诊癌症时,已经是晚期。
而且在这5种常见癌症中,肺癌晚期确诊率最为突出(67.4%),乳腺癌确诊时为晚期的比例最小(21.6%)[1]。那么问题来了↓↓↓
01为什么肺癌晚期确诊率最高?
早期微小肺癌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治疗,5年的生存几率高达99%,可偏偏近70%的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这是为什么?
1)肺癌早期的藏匿性,症状不够典型,容易被忽视。
肺癌早期不易表现出不适,有1/3的患者早期根本就没有任何异常症状,甚至是到了局部浸润、转移时,也没有异常的表现,等出现咳嗽、胸痛、咳血等症状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
而且,肺癌引起的如咳嗽、咯血、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很容易和呼吸道其他疾病混淆,这也是耽误患者确诊的重要因素。
2)国民防癌意识有限,对癌症认识不足
很多人都没有防癌意识,甚至连防癌筛查是什么都不清楚。而且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做一个普通体检都可能需要犹豫,担心花费太多,更别说筛查。
另外,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只要不去查,就没事”。因为担心一旦查出问题,昂贵的诊疗费用难以承受,给家庭造成负担,不如生活在当下。
即使出现相关症状,因为害怕耽误时间、受到金钱等因素束缚,抱着扛一扛的心理,等症状严重时,已到了中晚期。
02哪些人群更容易在晚期确诊?
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无论是成年还是未成年人群)确诊时为晚期疾病的风险更高,分别为64.1%和40.2%。这种差异在肺癌和食道癌中最为明显。[1]
就年龄而言,确诊年龄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在不同类型癌症中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比如胃癌,相对于55岁以下的患者,75岁以上确诊的患者更有可能为晚期。
而对于结直肠癌,确诊时年龄较小的患者为晚期的风险显著更高。这可能与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与晚发性结直肠癌不同有关。
就家族史而言,具有家族癌症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的患者确诊为晚期肺癌、胃癌、食道癌以及乳腺癌的可能性更小(或因有更强的警惕意识)。
就生活习惯而言,吸烟与晚期肺癌的确诊有关;饮酒与晚期结直肠癌以及食道癌的确诊有关。这些发现为生活方式干预在癌症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
就居住地而言,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群比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群确诊为晚期肺癌、乳腺癌、以及胃癌的几率更高(或因健康风险意识更高)。
(▲中美不同类型癌症分期差异,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就国内外而言,对比美国,中国患者确诊为晚期肺癌(82.7%vs74.7%)、结直肠癌(84.8%vs75.9%)、乳腺癌(72.4%vs48.8%)和胃癌的比例更高。[1]
总之,不同地区人群的健康意识、早筛推广程度的差异都是造成晚期疾病确诊率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提醒我们有效进行早筛是很有必要的。
03提高患者生存率,早筛早诊是关键
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
早在年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年)》,就提出了“推广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为重点,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并针对性开展了一些列癌症早诊早治工作。
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项目累计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检查次数超过1亿和万,其他癌种累计筛查高危人群近万人次,发现患者或阳性病例近13万例,整体早诊率高于50%,患者治疗负担显著降低,5年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显著提高,部分实施项目较早的地区出现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双下降,成效可见。[2]
截至目前“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计完成临床筛查54万人次,癌症总检出率为0.77%,其中人被确诊为早期癌,早诊率达70.01%,人完成相关治疗,治疗率达到87.7%。[2]
由此可以看出,早筛早诊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亟需引起大家重视。
华美浩联作为专注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的多元化健康科技公司,前不久与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军早筛保险市场,双方将利用自身在健康管理服务及产品险创新方面的核心优质,定制“早筛+保险”惠民产品。从健康咨询到就医绿通,再到国际会诊等,打通早筛产品全流程的健康服务,将体外诊断产品以“管理式医疗”方式落地,助推“健康中国”快速发展。
总之,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合作实现癌症的早筛、早诊及早治。最后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任何身体异常,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定期进行针对性防癌筛查非常必要。
参考资料:
[1]《中国五种常见癌症诊断阶段的差异:医院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年12月
[2]中国医药导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