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债券杂志
作者:陈森
年,我国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债券发行量小幅增长,债券托管量稳步增长,交易结算量持续增长。主要债券收益率下行,回购市场利率保持平稳,中债净价指数波动上行。境外机构连续增持,持债规模大幅增长,全球通主渠道地位不断夯实。
一
债券发行情况
(一)债券发行量小幅增长
年,中央结算公司登记发行债券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4.41%1。
(二)各券种发行增速分化
地方政府债、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券是年发行量最大的四类券种,占比分别为33%、29%、22%和8%,合计达93%。其中,国债发行6.68万亿元,同比下降4.87%;地方政府债发行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2%;政策性银行债发行5.03万亿元,同比增长2.68%;商业银行债发行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
其它券种发行占比较小,但发行增速较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0.88万亿元,同比增长9.62%,增速较上年提高26.1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发行0.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8%,增速较上年提高1.80个百分点。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发行0.19万亿元,同比增长9.83%,增速较上年提高4.98个百分点。
二
债券市场存量情况
(一)债券托管量稳步增长
年末,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87.20万亿元,同比增长13.04%。
(二)托管券种结构整体保持稳定
年末,地方政府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较大,三者合计占比超债券总托管量的八成。其中,地方政府债托管量为30.30万亿元,占比较上年增长1.75%;国债托管量为22.53万亿元,占比较上年下降0.32%;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为19.68万亿元,占比较上年下降0.82%。
(三)各券种托管量稳步增长,持有者结构有所分化
地方政府债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量增长较快。年末,地方政府债托管量为30.30万亿元,同比增长19.05%;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量为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5%。
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商业银行债托管量平稳增长。年末,国债托管量为2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65%。其中,记账式国债托管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0%;储蓄国债托管0.74万亿元,同比下降0.09%。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为19.68万亿元,同比增长9.09%。商业银行债托管量为6.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
企业债券托管量有所下降。年末,企业债券托管量为2.83万亿元,同比下降3.57%。
(四)持有者结构有所分化
年末,商业银行和非法人产品是持债规模最大的两类机构,托管量分别为54.45万亿元和15.98万亿元,占比为65.27%和19.15%。境外机构持债占比为4.41%,较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
从持债偏好看,商业银行偏好地方政府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占比为47.60%、25.30%和19.66%。非法人产品主要持有政策性银行债和商业银行债,分别占比43.74%和27.61%。
(五)跨市场品种互通互联情况
目前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为主要跨市场品种。中央结算公司根据授权,承担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总登记托管人职责。公司自年开始为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投资提供互通互联支持服务。年,公司支持两市互联互通2.06万亿元,同比增长22.76%。
(六)境外持有境内债券量持续增长
截至年末,境外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3.68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累计增持亿元。
其中,境外持有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分别为2.45万亿元和1.08万亿元,分别占在中央结算公司持债总量的67%和30%。全球通直投模式的主渠道地位不断夯实,年末,境外机构通过全球通在中央结算公司持有债券2.76万亿元,占比超75%。
三
债券市场交易结算情况
(一)交易结算量持续增长
年,中央结算公司债券结算量为.47万亿元2,同比增长10.63%。其中,现券结算.47万亿元,同比下降7.63%;回购结算.20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债券借贷结算9.80万亿元,同比增长37.74%。
(二)现券结算量普遍增长
年现券结算中,政策性银行债为80.01万亿元,占总结算量的56.56%。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分别为39.95万亿元、7.88万亿元,两者合计占33.81%。商业银行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结算量分别增长.59%、.55%和52.30%。企业债券结算量增长2.24%。
年,政策性银行债和国债是现券交易最活跃的券种,换手率3分别为.57%和.33%。商业银行债券换手率为.20%,同比上升65.17个百分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换手率为89.78%,同比上升30.5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换手率为59.42%,同比上升3.38个百分点;信贷资产支持换手率为40.67%,同比上升18.84个百分点。
(三)回购品种分化明显
年,质押式回购结算.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3%。从总量看,商业银行和非法人产品是质押式回购的交易主力,合计占总结算量的82.19%;从增速看,境外机构同比增长.55%,保险机构、证券公司和非法人产品的增速均在36%以上。质押式回购结算量逐季增加;回购利率在年中较高,年末有所回落。
年,买断式回购结算4.58万亿元,同比下降30.96%。
(四)债券借贷持续增长
年,债券借贷结算量9.80万亿元,同比增长37.74%。近年来债券借贷业务增速较快,成为质押式回购和现券之外的第三大交易类型。
从期限结构看,年平均期限为12天;7天及以下结算量占比68.9%,同比上升8.9个百分点。参与债券借贷业务的投资者多样化,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逐步扩展到农信社、非法人产品、财务公司等机构。
四
债券价格指标运行情况
(一)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
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国债关键期限平均收益率同比下行36BP至2.%,政策性金融债关键期限平均收益率同比下行45BP至2.%,企业债AAA级关键期限平均收益率同比下行45BP至3.%。
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77%至3.28%之间波动下行。
由此,中债指数波动增长。截至年末,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收于.点,较上年末上升1.45%。从波动幅度看,指数于2月18日达到年内最低点99.点,8月5日达到年内最高点.点。
(二)回购利率整体平稳
年,隔夜基准回购利率(BR)日均值同比上行37BP至1.97%,七天基准回购利率(BR)日均值同比上行14BP至2.24%,居合理水平。
五
发展展望
(一)发挥中央登记托管体系优势推动市场互通互联
以统一中央登记托管为后台,开放多个前台,支持多市场前台高效运转、互通互联。遵循国际标准和市场规律,统筹整合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推广“平安一号”前后台直联的成功范例,以统一托管结算后台对接多元化交易前台。履行国家赋予的中央登记托管职责,坚持中央确权,落实穿透监管;同时便利商业中介合规提供分层服务,形成布局合理的金融基础设施良好生态。
(二)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
目前,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披露具体标准不明确,各平台相互独立,信息披露效率不高。建议统一存续期信息披露文件的编制工具、填报模板和数据标准,建立信息披露数据库和平台互通机制,实现信息的“一次编辑、一次报送、多方共享、多平台披露”,提升信息披露效率,促进市场联通。此外,推动建立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并推动债券ESG评价相关标准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职能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建议技术层面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发布频次,应用层面推动扩大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应用,包括其他类别债权、股权、衍生品等资产,推动创新丰富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的金融产品,扩大以短期国债收益率为挂钩基准的浮动利率债券、以国债收益率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等。
(四)加强估值和担保品管理应用,防范化解敞口风险
加强担保品逐日盯市,事前依据估值计算覆盖风险敞口的担保价值,公正公开;事中根据估值计算担保品调整数量,多退少补;事后在违约处置过程中,为担保品公允价值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保障双方利益。目前,回购、借贷等交易中常见担保品覆盖的敞口风险,一些政策操作中担保品计值沿用面额,难以及时反映担保品真实的市场价值。建议严格逐日盯市等期间管理要求,防范质押不足带来的风险敞口问题,同时满足市场机构最大限度发挥担保品内在价值的要求。
(五)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
自年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确立全球通模式以来,该模式持续释放主渠道活力。其简洁、透明的账户体系能够明确债券主体的法律关系,筑牢金融风险屏障,是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未来,应继续坚持主场原则,兼顾制度优势和国际需求,进一步夯实全球通的债市开放主渠道地位。以在岸登记服务离岸债券业务。在坚持穿透监管的前提下,探索更多跨境互联机制,推动债券市场实现更加安全、更加透明、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注:
1.本报告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央结算公司。
2.指窄口径交易结算量,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债券借贷仅统计首期结算量,不含柜台市场。
3.年换手率=年交易量/年末托管量×%
◇作者: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