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理财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投资体系,坚持不懈的投资观念。今天为您种下基金投资的一棵知识树,请您用耐心培育,静待花开。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持续下降,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市场中只货币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62%。其中,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不足2%,近五成货币基金表现未达1.62%的平均收益率。
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某投资者3w元购入了一只货币基金,则他每日的收益为1.6元左右,在许多城市甚至买不了一个包子,而放在几年前,货币基金的收益买个鸡腿都绰绰有余。
面对收益不断下滑的货基,不少投资者开始忧虑:货基收益率缘何不断下跌?长期闲置的钱该投向哪里?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01
为何货基收益率持续下行?
(图表制作:贝塔数据;数据来源:choice)
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调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的分析:
一方面,市场中不缺钱。
今年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一直保持着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在“稳经济”的方针下,央行还时不时“放水”。
至于现在市场中的“水”究竟有多深,我们可以通过“M2-社会融资同比增速”来探究: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大家可以理解为资金的供应量,而社会融资则代表资金的需求量,当二者之差越来越大,说明市场上资金已经供大于求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M2同比增速为11.4%,相比去年底上行2.4个百分点。而同期社融的增速为10.8%,较去年底仅上行0.5个百分点。可见,二者之间的差值进一步增大。
这就导致当下市场中的流动性较为宽裕,像债券等固收类产品不愁卖不出去,那么新发行的相关产品自然也会降低利率,这就导致了投资这类资产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出现一定下降。
另一方面,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
今年的投资者,在战争、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轮番轰炸下,风险偏好纷纷向稳健型转移,货币基金之类的低风险资产一时间成为了“香饽饽”。
在大量资金的追捧下,货币基金收益率便开始回落。并且,投资者当下对市场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风险偏好还需一段时间修正,因此,短期内货币基金收益率或还有下行的可能。
02
现金管理“何去何从”?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下的燃眉之急是找到可以替代货币基金的产品,从长期表现来看纯债基金和同业存单基金。
纯债基金
纯债基金投资标的以债券为主,属于稳健型产品,从下图就可以看出,纯债基金几乎每年都做到了正收益。尤其是在行情比较严峻的年,纯债基金的表现更是一骑绝尘。
(图表制作:贝塔数据;数据来源:贝塔数据)
纯债基金一般分为两种,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短期纯债基金一般指的是久期在天以内的,超过天的则为中长期。
除了定义的区别,短债基金对于市场利率的波动会更加敏感,而中长期债基则相对稳定。
与货币基金相比,纯债基金增加了风险性,但却拥有了更高的收益潜力。
同业存单基金
同业存单基金全称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主要以中证同业存在AAA指数为基准,将80%以上的资金投向同业存单。
此类产品的发行主体资质优,主要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安全性有保障。并且,同业存单整体波动小,可以满足投资者稳健投资的需求。
那么此类产品收益如何呢?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成立的6只同存基金,迄今为止均取得了正收益,年化收益率均在3.75%以上,远超货币基金同期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存基金往往会设立7天的持有期,投资者在购入时应合理安排资金。
虽然同存基金也限制了资金的流动,但是其在费率和杠杆方面却更为宽松,在权益市场尚未完全复苏,市场偏好仍旧较低的当下,同存基金仍是闲钱理财的优质选择之一。
尽管短期内,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将维持在低位,但并不代表货基便因此失去吸引力,相较于其他产品,它仍旧具有收益稳定,流动性高等优势。因此,投资者应该“量体裁衣”,在种类繁多的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End-
作者:BETA财富管理研究韩昊彤
整理编辑
BETA家族财富管理研究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敬请您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必要时应咨询第三方专业顾问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