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是基金经理的敌人。
以前我也不信,经历了去年坤坤持有人被市场毒打和今年兰兰持有人被市场毒打之后,相信大家都服了。
基金经理们也认识到了,虽然公司(总经理)对于规模的考核是第一(当然我们表面上还是要假装强调长期业绩是第一),但考虑到自己以后可能还要跳槽,管理规模不能无序扩大,这样会摊薄收益,所以不少基金经理都选择了主动限购(确实也保护了持有人利益,而且减轻了流动性管理的压力)。
近年来很多基金经理张口闭口是:鄙人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和持有人一起分享优质企业成长的价值。
你分享个大头鬼呢。大部分基金经理绝口不提负债端,只说资产端的事情,又在搁这糊弄鬼呢。
实际上,这是近几年自下而上的市场风格之下,很多基金经理对于资产端的理解。
什么是资产端,就是基金经理买什么。
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长期看,肯定是对的,确实,我们把时间拉长看,以四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维度看,大部分的收益是企业盈利增长贡献的,估值和择时带来的收益很少。
以前有人在A股市场上选取了10只白马股进行了10年的数据回测,可以看到,这些股票的涨幅也绝大多数来源于业绩增长,小部分来自于分红,估值波动的贡献较小。
实际上这是一种基金营销的经典话术,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而且此话术一出,红利基金就没办法宣传了,什么高股息高分红策略回测下来,业绩可以说是一比吊槽)。长期来看,成长股投资才是YYDS,彼得林奇才是投资界的唯一真神。
问题是,这种所谓“长期价值投资”的配置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负债端。负债端就是你向谁筹措的资金。对于大部分基金经理而言,懂得管理资产端的人很多,但擅长管理负债端的人并不多。
民工在这里不是评判投资策略的对与错,或者一定要分个高下。实际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投资策略(我绝不是批判自下而上的风格就不对),作为基金管理人,一定要注意看负债属性,你要定什么样的投资策略,首先要分析负债的要求是什么。
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来说:市场上的投资策略非常多,但无法匹配负债的策略,就是无效的策略。
举例,如果你的负债端资金都是机构提供的,你要跟机构沟通,机构这笔资金要放多久,机构希望你执行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最大回撤控制在什么区间,波动率敏感度如何,什么债能买什么股票不能买,这些都要事先讲好。
而对于互联网C端用户来说,虽然众口难调,但仍要尊重负债端的诉求,去看负债端后面一个个个体的行为特征。举个例子,如果你做中短债或者固收+产品,面向互联网渠道用户的,你要算下线上渠道占比有多高,考虑双十一和春节等节假日的取现需求对于流动性的冲击。
互联网渠道的用户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持有时间普遍比较短,如果是纯面向互联网渠道散户的产品,其实控制回撤和降低波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乏有很多高波动产品也很受欢迎,但那些资金都不是长线资金,很可能大家就是来玩玩。
我就问一下:
有的人愿意赚业绩增长的钱,但另一些人就乐意赚估值波动的钱,这个没问题吧?
量化私募赚的钱是不义之财?人家贡献了市场的流动性没有?
周应波、袁芳、冯明远、刘畅畅这些靠交易起家的基金经理们赚的钱就不是钱?
有的保险资管就乐意赚股息分红的钱,人家是大傻子吗?
人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几年后要面临买房子结婚买车等各种花钱的活动,你让人家跟你价值投资四五年,可能性大吗?说到这里我觉得自己以前误会了一部分喜欢把“投资基金一定要用长期不用的闲钱”挂在嘴边的基金经理,人家不是没自信,是真有良心。
当负债端的期限无法匹配资产端的策略,结果就注定是不欢而散,一遇到大市场不好,骂声注定充满评论区。
所有能创造超额收益的策略都是有容量限制的,不论是债券基金还是股票基金。
对于债券基金而言,债券的收益来源有两部分,一个是票息收入,一个是资本利得。收益相对高又优质的债券是有稀缺性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债券交易创造的资本利得也是有限的,债券市场本身的流动性就限制了个券交易的策略。
对于股票基金而言,规模小的产品不论是打新还是交易都很有优势,比较容易创造超额。基金规模超过10亿,打新增强收益就下滑比较严重,超过30亿,交易策略就变得困难。当然10亿和30亿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而是一个约数,具体是多少相信也没有绝对的标准。
对于钱少的散户以及民工这样的穷人而言,基金限购从来不能阻碍我,除非停止申购。我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接下来的这些产品介绍也不重要了。
好吧,还是来进入主题,市场上有哪些限购比较狠、历史业绩还好的产品?
1、鹏华丰禄/招商产业债C
刘涛和马龙可以说是纯债领域的卧龙凤雏,这俩代表产品也是常年限购块,号称穷人的存钱罐,也是公募基金里面最富盛名的两只橱窗基金。
这逆天丝滑的净值曲线,你怕不怕?这真的不是摊余成本法产品吗?(什么是摊余成本法,见《净值"永远"涨不一定是最好的——摊余成本法债基最近怎样了》)
不过丰禄的近几年业绩确实比招商产业债强一些,难怪晨星看上了。
丰禄的基金经理刘涛还是好几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当然债券领域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