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的记忆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小时候的一个情景,我始终忘不了:
那时,我端着一只小板凳,跟着阿婆去山上放牛。到了山上,老水牛安祥地在草地上吃草,阿婆就坐在小板凳上搓麻线,我就站在阿婆跟前帮她剥好一根根细小的麻丝……
这个温馨的情景,我一直深深地记着。长大后,我又跟阿婆聊起了这个情景。阿婆对我的记忆力感到吃惊,她说,我那时候才三四岁的年纪,没想到我居然还记得。
小时候的记忆,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呢?
1.早期记忆,是显示个人生活样式和行为的根源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告诉我们,早期的记忆,最能显露个人的秘密,它是显示个人生活样式和行为的根源。
有个女孩来找阿德勒,说自己三岁时,目睹了祖父的葬礼,这成了她一生难忘的回忆。阿德勒通过这句话分析了背后所隐藏的一些事情。
小女孩是祖父最疼爱的孙女,她无法接受“祖父死了”这个事实,在她的心里,死亡成了危险的代名词。
在这样的记忆之下,她很可能会选择医务工作者这个职业,因为医生所接受的训练,会让他们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对抗死亡。
这个女孩的经历,有点像我曾经的学生小桂。小桂来自边远的山冲,她有些自卑,见到同学与老师,几乎不敢打招呼。
她曾经在一篇作文里写道:”四岁时生的那场病,差点让我失去了生命。长大后,我一定要做个医生,我要让我自己和亲人们,都健健康康地活着。”
后来,小桂真的考上了省城的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现在已经是一名临床医生。
两个小女孩颇为相似的经历,印证了阿德勒所说的:早期记忆是显示个人生活样式和行为的根源。
2.早期记忆,能表现个人的基本人生观
早期记忆,除了能显示个人生活样式和行为,还能体现个人的基本人生观。
一个患有焦虑性精神病的患者求助于阿德勒,他的症状是一到办公环境就不舒服。换了很多工作,都是一样的症状,他只要一离开家去到工作单位,就会产生焦虑。
阿德勒让他回忆早期记忆,他说:“我记得4岁时,看到街上很多人在工作,觉得好玩。”
通过对他这段回忆的分析,阿德勒认为,从这件事情映射到他心里的意思是:他只想看别人工作。
这就是引起他对工作产生焦虑的原因:当他开始遭遇职业问题时,他总是继续在“看”,而不是在“工作”。
所以,一个人长大后的个人行为,很有可能与他早期的某个记忆,有着深刻的关联,体现了他个人的人生观。
现在想想,我三四岁时与阿婆放牛搓麻线的经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这个记忆,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令人不可思议的相似情景,发生在阿婆去世前半年。阿婆将近八十岁的时候,患了食道癌,勉强吃得一点流食,每天靠打营养液度日。
身体虚弱的阿婆,却每天坐在大门口搓麻线,我下班回来,有空就坐在她跟前帮她剥好麻丝。
阿婆说,要在她咽气之前,搓够织一幡蚊帐的麻线,织布的任务交给我妈和大嫂。这幡蚊帐指定是留给我的。
小时候的情景,与成年后的情景,竟然惊人的相似。是否预示着,我已继承了阿婆的勤劳与慈爱?
如今,阿婆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但小时候与她相处的许多点滴的记忆,还留在我的脑海之中。
确实如阿德勒所说,小时候的记忆,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观。我阿婆一生勤勤恳恳,心地善良。我考上师范时,她异常高兴,嘱咐我要好好读书,教孩子的工作,可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误人子弟了。
从小在阿婆的耳濡目染之下,我的性格中也继承了阿婆的良好品格。我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与人为善,深受同事、家长和孩子的喜欢,与我从小就受到阿婆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早期记忆可以显示个人的生活样式,也可以表现个人的人生观。“三岁知八十“,这句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