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对于消化道肿瘤中的食管癌尤其如此。”7月21日下午,由成都成华区二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的华西-成华联盟健康大讲堂第二十一期如期举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文凭带来了“‘病从口入’——食管癌的饮食高危因素”为主题的健康专题讲座。来自成华区二仙桥街道辖区的近百名居民慕名而来,经华西专家的科普,大家对食管癌有了全新的认识。
食管癌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王文凭介绍说,食管癌的表现常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经研究发现,食管癌虽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人的食管壁是由粘膜组成的,十分娇嫩,最多能接受的高温为50℃-60℃,超越这个温度,食管的粘膜就会被烫伤。”在当天的讲座中,王文凭提醒居民,若常常吃过烫的食品诸如火锅、麻辣烫、喝热茶、吃热粥等,这样的习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对口腔、食管、胃内黏膜构成严重损伤,往往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反复烫伤可构成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食管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以至癌变。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喜好,如抽烟喝酒、吃饭过快、经常食用偏硬、粗糙、辛辣刺激、腌制霉变、煎、炸、烤的食物等同样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会给消化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也很可能损伤食管粘膜从而引发炎症,偶尔一次两次可能没什么,然而长久下来日积月累的伤害就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远离食管癌预防是关键
食管癌固然可怕,但通过病因可知食管癌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疾病,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饮食上要少吃颜色鲜艳的熟食制品;少吃腌酸菜,勿食发霉的玉米、干果等。”王文凭介绍,各种霉变食物能产生化学致癌物质,如发霉的干果会变质发苦,当我们吃到苦臭的瓜子时,要吐掉并漱口。平时留意将食物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因此,要尽可能丰富饮食,多吃新鲜蔬果。
“生活中预防食管癌要养成良好习惯。”王文凭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食用过烫及发霉的食物,饮食不宜过快,要“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尽量吃新鲜食物,少食腌制、霉变、油炸、烧烤食物;少吃粗糙、坚硬、辛辣食物;不可大量长期饮酒,尤其少饮烈酒,经常吃烫的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出现进食不畅或胸骨后烧灼疼痛感需及早检查。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彭戎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