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痤疮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中替雷利珠单抗的RATIONALE研究结果已在去年ESMOAsia公布并于今年6月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正式发表,这一研究结果也是全球首个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证据。本期我们也将分享一例晚期食管鳞癌伴多发转移患者,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3周期即达PR、继续应用2周期,病情稳定的病例。希望能为临床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带来更多启示!
王俊彬医生
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食管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委员;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6年,熟悉肺部、纵隔疾病的诊治,擅长胸腔镜下复杂气胸、肺部微小结节、手汗症的诊疗,尤其擅长经乳晕切口行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男性手汗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mm胸腔镜联合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治疗男性手汗症》。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3岁。
主诉:吞咽困难半年,加重2月余。
病史:患者因吞咽困难半年,加重2月余就诊,胃镜检查:贲门肿物;病理活检示:食道恶性肿瘤,考虑低分化鳞状细胞癌;PET/CT检查示:食管中段高代谢病灶,考虑食管癌;肝胃间隙淋巴结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
既往史:高血压3年,糖尿病4年。
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
诊断
1、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伴多发转移
2、PS:0分
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价
免疫联合化疗:
替雷利珠单抗mg,q3w+紫杉醇脂质体mgd1+洛铂40mgd1,3周期。
疗效评价:PR。
辅助检查:PET-CT(上排:治疗2周期后;下排:治疗前)。
PET(食管段):病灶明显缩小,代谢消失。
PET(肝胃):较前病灶缩小,代谢消失。
PET(肾上腺):病灶明显缩小,代谢消失。
继续应用2周期,病情稳定。
现仍免疫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耐受良好。
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为63岁男性,诊断为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伴多发转移,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3周期后即达PR、继续应用2周期,病情稳定,现免疫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刘继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医院胸外科副主任
欧洲ESTS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常委委员
医院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肺癌协作组理事
深圳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抗癌学会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理事
从1年开展胸腔镜外科手术,现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剑突下胸腺切除术、非插管肺癌根治术。尤其对中下段食管癌开展微创荷包钳法lvor-Lewis术有独到见解;国家实用性发明专利“胸腔镜内冲洗引流管在食管癌胸内吻合口瘘的应用”。
专家点评
对于出现远处多发转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而言,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病灶的机会。一线治疗多为化疗或同步放化疗,但其生存预后远不如人意,这部分患者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治疗挑战。
我们知道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已经在食管癌患者中探索成功。其中替雷利珠单抗RATIONALE研究[1]结果在去年ESMOAsia公布并于今年6月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正式发表,这一研究结果也是全球首个免疫联合化疗一线证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替雷利珠单抗通过Fc段改造,去除了与FcγR的结合,避免了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效应导致的T细胞消耗,始终保持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活性[2,3],可以为患者带来更持久获益。
如本病例患者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3周期后即达PR,食管原位病灶、远处转移病灶均显著消退;继续应用2周期,患者病情稳定,耐受良好。
相信未来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中的研究愈加深入,食管癌的治疗格局也将逐步发生改变,同时也会让更多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XuJM,etal.ClinCancerRes.Sep1;26(17):-.
[2]LeeA,KeamSJ.Drugs.;80:-.
[3]DahanR,CancerCell.;28(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