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债牛行情下稀缺品种隐现,国开债一票难求 [复制链接]

1#


  在当前债券牛市行情里,国开债似乎成为“稀缺品种”。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向记者透露,现在很难在二级市场轻松买入国开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开债收益率高于同期国债,令持有者不舍得抛售,二是想加仓国开债的投资机构日益增多,毕竟在当前各类债券收益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国开债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能起到增厚收益的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0年期国债交易活跃度明显高于同期国开债。比如2月26日当天,10年期国债在二级市场的成交笔数较同期限国开债高出逾8倍。“事实上,国开债变得如此紧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开债-国债的利差持续走阔。”上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指出。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起,10年期国开债与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利差水平从3.11个基点持续扩大,截至2月27日收盘时,两者的利差水平已扩大至约18.6个基点。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指出,去年四季度以来,在稳汇率和防范资金空转等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对短端资金持续审慎,银行间资金持续偏紧,波动性抬升,造成当前10年期国开债与同期限国债之间的利差持续走扩。


  “这反而令国开债受到各路资本青睐。因为在不同信用评级情况下,持有国开债的利息收入较持有国债高出不少,对秉承持有到期策略的投资机构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对国开债持有机构而言,是否逢高抛售又是一大挑战。”一位公募基金固收类资产投资总监告诉记者。毕竟在债券牛市行情延续之下,越来越多基金等资管机构担心一旦抛售国开债,未来可能不得不以更高价格买入,反而造成交易亏损。


  在他看来,这也导致当前国开债交易活跃度持续回落。


  记者获悉,当前国开债“一票难求”的另一个不容忽视因素,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开债发行量大幅同比回落,导致二级市场的国开债“供给”相应减少。


  前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直言,由于当前各类不同期限债券收益率普遍下滑,当前机构也意识到“拉久期要收益”(买入长期债券博取更高收益)的策略日益失效,导致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国开债正变得更加“吃香”。未来若国开债等政金债发行量迟迟不见起色,国开债“紧俏”状况将进一步加剧。(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同花顺7x24快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