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魏晞)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数据显示,年中国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陈雨露提出四点来支持上述论断。
1月1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数据显示,年中国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金融体系运行平稳。中新社记者张宇摄
一是货币、信贷增长基本实现年度目标。年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9.6万亿元,比上年多增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中国央行通过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了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策支持措施,确保了“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策目标。
二是信贷结构优化,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发力,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加大。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5.2%,比上年高20.3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14个月上升。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3%,比上年高7.2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调控*策效果逐步释放,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已连续29个月回落。
三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年末,中国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创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金融系统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四是金融支持“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年,中国P2P平台已全部“清零”,各类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影子银行规模缩减,资管产品风险明显收敛,同业关联嵌套持续减少。同时,贫困人口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近5年累计发放超过6.5万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万人次。目前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居世界第一位,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