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沈琳鲁智豪教授专访以卡瑞利珠单抗食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医院网站 http://m.39.net/pf/a_8740638.html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

食管癌作为我国高发的特色肿瘤,近几年迎来了新曙光,免疫治疗的出现显著延长了晚期患者生存。ESCORT-1st研究大获成功,证实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也因此获批食管癌一线治疗适应症。可以说,我国食管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

为了让领域内同道进一步了解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国医学论坛报》医院沈琳教授、鲁智豪教授,就食管癌诊疗现状、卡瑞利珠单抗食管癌适应症获批的意义、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的探索成绩与前景等话题接受访问。以下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沈琳教授

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

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年北京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

鲁智豪教授

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美国JohnsHopkins医院肿瘤学博士后《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年“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杰出贡献奖(食管癌领域)医院管理中心“青苗”人才计划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Q1:食管癌被称为“中国特色”肿瘤,我国食管癌与西方国家在病理类型、遗传背景、人群特征等很多方面有较大不同。请您谈谈,我国食管癌的治疗现状如何?

鲁智豪教授:我国食管癌在病因、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和分期上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中国食管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烫食、饮酒、吸烟,以及地域性微量元素的缺乏。在病理类型上,我国食管癌90%以上是鳞癌,以食管中下段为主,国外更多为腺癌。此外,中国食管鳞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初诊时70%以上已为晚期,预后较差;且我国患者体力状态差、治疗耐受性不佳。

食管鳞癌按照分期制定治疗策略。早期食管癌可根据肿瘤侵犯程度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腔镜手术。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术后巩固辅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模式,其中术前治疗目前国内的标准为同步放化疗,但一些其他模式,如加入免疫治疗,也显示出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标准治疗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近年来,免疫联合治疗逐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国产卡瑞利珠单抗也已经获批相关适应症,被纳入指南,相信免疫联合治疗将为我国食管癌患者带来获益。

Q2:由徐瑞华教授牵头,国内多家中心共同参与的ESCORT-1st研究大获成功,数据喜人。请您介绍下该研究的详细数据,该研究的突破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鲁智豪教授:ESCORT-1st研究是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牵头,在全国60多家中心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对比了卡瑞利珠单抗+紫杉+顺铂与安慰剂+紫杉+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ESCORT-1st在方案设计方面独具“中国特色”,入组人群为食管鳞癌患者,更符合我国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了国内更为广泛应用的TP化疗方案,而非国际研究中常用的FP(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更加贴合我国食管癌真实临床实践。

ESCORT-1st研究结果非常亮眼,相较于安慰剂联合TP,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TP)将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从12.0个月延长至15.3个月,降低了30%的死亡风险;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从5.6个月延长至6.9个月,降低了44%的疾病进展风险。同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组患者的肿瘤退缩率更高(72.1%vs62.1%),70%以上的患者肿瘤退缩超过30%,持续缓解时间也显著延长(7.0个月vs4.6个月),肿瘤退缩使患者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和疼痛等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并无显著差异。

ESCORT-1st研究是全球唯一登顶国际权威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年影响因子:56.)的食管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这体现了国际同行对ESCORT-1st研究设计、出色数据及临床价值的肯定。ESCORT-1st研究是我国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直接的循证依据,具有划时代意义。

Q3:卡瑞利珠单抗成功获批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请您谈谈这一适应症的获批对于我国食管癌治疗临床实践有何意义和影响?

沈琳教授:以往的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在国外获批后,多数要等到2~4年后才能进入中国。恒瑞作为中国制药领域的领头羊,积极研发自主创新药物,为中国肿瘤患者能够更快用上新型靶向药物、免疫药物而不懈努力。此次卡瑞利珠单抗获批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其意义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缩短了我国食管癌治疗与国际先进治疗水平的差距;二是提高了中国的食管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可及性。卡瑞利珠单抗作为中国自主研发PD-1抑制剂,药物可及性佳,价格更低,且临床效果显著,令更多患者能够获益于免疫治疗。

鲁智豪教授:卡瑞利珠单抗成功获批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食管癌一线治疗的有力武器,推动了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临床中的规范应用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卡瑞利珠单抗的获批能够令更多我国食管癌患者获益,有利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ESCORT-1st研究数据表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OS,且安全性可耐受。相信卡瑞利珠单抗在临床实践中,也将会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带来与ESCORT-1st研究一致的短期缓解和长期生存获益,令患者不仅活得更长,也能够活得更好。也期待真实世界数据能够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Q4:卡瑞利珠单抗在局晚期食管癌的诸多探索也都取得了令人期待的数据。您对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领域未来探索有何期待?

沈琳教授:卡瑞利珠单抗与其他的PD-1抑制剂一样,首先是在晚期二线治疗开始食管癌领域的探索,此后逐渐向一线迈进,未来还需要继续前移,探索早期肿瘤的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提高更多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如若免疫治疗介入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能够降低食管癌术后的复发转移风险,那么免疫治疗不仅仅是带来晚期患者数月OS、PFS的获益,而是延长5年OS或者治愈患者这样的获益。

鲁智豪教授:对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领域未来探索,主要有三点期待:第一是治疗前移,对可手术或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在现有治疗基础上,使用免疫联合化疗或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模式,能够让更多患者达到pCR,为根治性手术切除创造机会,从而提高食管癌整体治疗水平。第二是精准化,虽然卡瑞利珠单抗已经获批了晚期一线、二线治疗适应症,但患者长期生存获益的只有20%左右。因此,根据临床特征或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精确的筛选和甄别,找到合适的人群精确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第三是克服耐药,一线应用免疫治疗耐药的后线治疗仍有待探索,免疫跨线治疗和更换其他联合治疗手段是否能够继续为患者带来获益,需要开展更多基础与临床研究来深入剖析耐药机制,并寻找合适的耐药后治疗策略。

Q5:内科综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疗科放射治疗都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您觉得未来这三大领域学科如何才能更好地综合协作,提高食管癌治疗水平?

鲁智豪教授:以前食管癌的治疗往往是内科、外科、放疗科单打独斗,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免疫治疗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状况,多学科一起分享各自的诊疗经验、参与制定治疗策略,让“不可能”的治疗手段变得“有可能”。另外,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管理,也需要更多学科参与,对保障肿瘤治疗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随着肿瘤治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治疗理念也要求多角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