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消化内科绳百龙主任带领其内镜团队成功实施我院首例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病例介绍:患者中年男性,反复烧心、反酸1年余,长期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不适症状可完全缓解,但停药后上述反酸不适反复发作,且后期出现咽喉部不适,于我科门诊就诊,行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LA-B)、胃多发息肉,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术后半年复查胃镜仍见多枚息肉;患者自觉难以忍受长期口服药物及反复出现胃息肉,经评估该患者适宜行PECC,做好相关术前准备,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日行PECC。
术前术后
该患者经静脉麻醉,成功后进镜至食管下段,见数条纵行糜烂,未见贲门口明显松弛与扩大,亦未见食管裂孔疝。用波科套扎器分别于贲门口侧套扎数环,而后于套扎球基底部用和谐夹夹闭,观察局部无破损、出血,遂结束内镜下治疗。术后患者短暂禁食,后进食流食并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术后未再口服PPI等抑制胃酸药物,患者未述烧心、反酸等不适。目前患者已好转出院。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较为常见的类型,最为显著的临床症状就是烧心、反酸,相对少见的症状是胸闷、气短、咳嗽、咽痛、咽干等。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决定了一旦确诊该病,就需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促胃肠动力药物、甚至消化道黏膜保护药物,并严格注意生活方式(如避免饱餐、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适当抬高床头等)、更换某些口服药物、保持大便通畅等。然而,长期口服PPI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胃息肉、骨质疏松、跟腱撕裂、诱发感染、合并消化不良症状等;口服PPI药物后烧心、反酸等症状可以消失,但反流所导致的咳嗽等不适依然会存在,并且部分患者往往不能坚持长期口服药物;PECC属于新兴的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微创手术,该项技术优势是创伤小、花费低、基本无痛苦、近期效果显著。
该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县内镜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技术的空白,医院消化内科热忱欢迎广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前来就诊、咨询、手术,医院消化内科病区、消化内镜室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