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癜疯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8716.html执业中药师唐多多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指肺气上逆作声,或伴咳痰的证候。致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七情六欲,久病伤肺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本篇所述咳嗽,主要是肺脏感受外邪,或久病肺伤,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而累及肺脏,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风寒咳嗽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一旦遭受外邪侵袭则会使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影响到肺气的出入而为咳嗽。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通,故咳嗽声重气急;风寒上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喉作痒;寒邪郁肺,肺不布津凝聚为痰,故咳痰稀薄色白;风寒外束肌腠,故伴有头痛身楚,寒热无汗之卫表证,舌淡白,脉浮紧。
主要症状:咳嗽声重、喉痒咳痰稀薄色白;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部分患者有气急症状;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三拗汤合止嗽散、金沸草散。
1、三拗汤合止嗽散
组成:麻*,杏仁,荆芥,紫菀,白前,百部,陈皮,桔梗,甘草。日一剂,分两次水煎服。
方解:麻*、荆芥疏解肺卫风寒;杏仁宣肺降气,伍麻*平喘咳;紫菀、白前、百部、陈皮温肺顺气,止咳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诸药合之可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平喘化痰。
2、金沸草散
组成:前胡,荆芥,姜半夏,赤芍,细辛,炙甘草,旋覆花。
服用方法:煎服,用量参考方剂教材,根据病情酌调各药用量,日一剂,分两次水煎服。
方解:旋覆花、前胡降气化痰;荆芥、生姜、细辛发散风寒;半夏燥湿化痰,并助细辛、生姜温肺止咳;甘草、大枣甘缓和中;赤芍散瘀和营,性凉泄热,且可防温燥药太过燥热伤肺。合之散寒降气、化痰止咳,以治外感风寒,气逆咳嗽痰多者。
鼻塞声重加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夹湿痰、胸闷痰黏加半夏、厚朴、瓜蒌燥湿宽胸化痰;喉痒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咳嗽较重,由风寒之邪所致者加干姜、五味子、细辛辛散风寒,敛肺止咳。
白天思睡晚上难寐?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人民网
近月,临床上有一位36岁女患者,白天思睡,晚上却难寐,心情不悦,已有二月。还伴有胃纳欠佳,大便干结,时有口腔溃疡,苔薄腻、舌红、脉弦。证属:肝郁阴虚,治拟:疏肝健脾,养阴安神,并以心理指导。经三周调理,病情日渐好转而告愈。
类似这种病情,当下临床上屡见。夏季昼长夜短睡眠少,如今入秋由热转凉,呈现出“阳消阴长”过渡阶段,今人又因劳作较多,常有“秋乏”之感,又有思睡之意,理应睡眠有增加现象。但如今不少人昼夜节律调节一时不适,少睡难睡继续。夏日欠债,秋后算账。如何防范,中医在秋季调补方面有讲究。
一夏之后,人确有三分虚,但也要结合当令季节。秋有三月,有早、中、暮之分。气候跨度较大,有秋高气爽,也有秋风扫落叶之异,存在着温燥与凉燥之别。尤其暮秋,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多变,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由长到收。中医谓:秋金主收降。以秋季的气候特点看,中医又谓:五脏主五气。肺属金,气通于秋,主燥。故秋季应注意保肺津,应少食辛味,可食蜂蜜、乳品、冰糖等滋阴润肺之品,用药以润补为主。因此,注意秋季的睡眠卫生,调整情志,合理饮食,起居有常。在我们江南地带,还应做到初秋避高温、中秋避燥邪、晚秋避寒湿,为冬季休整作准备。
疫情趋缓,但防控意识不能丢。偶尔失眠,对身体并无损害,但长期严重的失眠,对躯体和精神均可产生不利影响。重在预防,贵在坚持,防范常态化。本着“顺其自然”原理,根据不同年龄、各自的体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医家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秋冬养阴,济之以阳”,得其益,防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