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wzqsyl.com/m/来源:《经理人》
来源:ipo观察\本文来自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e公司官微、wind资讯
随着肺炎疫情防范工作的进行,1.6亿中国股民也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周一A股的开市。
而刚刚,央行传来大消息,一出手就是1.2万亿元,另外,证监会也通过人民日报专访,详解为何在2月3日就开市。
来看看资本市场有哪些大动作。
01
央行紧急出手了!亿
2月2日下午,央行发布通知,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亿元。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2月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市场开市后,央行将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特别是考虑到疫情特殊时期和延期开市的双重影响,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中信建投证券在复盘“非典”行情后表示,非典疫情爆发期间市场流动性宽松。
受疫情影响,市场资金需求陡升。仅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2月3日的到期量就达万亿元。休市时间延长后,1月以来操作的绝大部分逆回购将在2月3日集中到期,这部分共计1.05万亿元;此外,2月4日和5日还分别有亿元和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因此,开市首周逆回购到期量共计1.18万亿元。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疫情可能对经济生产生活多方面产生负向冲击,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可能受到短暂压制。消费短期承压首当其冲;进出口受国内外需求影响存在下行压力;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可能受中小企业推迟开工和现金流紧张影响,地产投资也可能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可能下行到5.7%至5.9%。
因此,在此冲击下,政策对冲举措有望抓紧落地。李超预计,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重点主要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略宽松的基调,预计将采取宽货币与宽信用的组合,提高信贷、社融增速。2月可能实施定向降准,降息有可能在3月1日存量浮动贷款定价基准切换启动之后落地。
02
什么是央行逆回购?
先来科普一下,央行逆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借出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再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而央行正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收回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03
证监会6问6答:为何坚持2月3日开市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A股开市时间延长至2月3日。而广东、上海、北京、河南等多个省市,为防范新冠病毒扩散传播,先后将春节后复工安排推迟至2月9日之后,在这一背景之下,一些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纷纷建言应当进一步停市。
2月2日,证监会对此接受人民日报专访,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称,2月3日股市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
据中国基金报梳理,要点如下:
1、A股休市时间越长,积累的各种压力会越大、不确定因素会更多。
2、A股长时间休市会影响跨境投资者交易的连续性和顺畅性。
3、股市交易规则不宜随意更改,否则会影响市场预期。
4、鉴于疫情的发生及近期境外市场的反应,对于开市后A股市场可能出现的异动,有关部门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出台和研究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恐慌情绪。
5、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和落地,会对改善市场预期、防止非理性行为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6、2月3日股市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对市场、对规则的尊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7、为做好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工作,我会决定,自年2月3日当晚起暂停期货夜盘交易,具体的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8、股票质押协议在疫情防控期间到期,客户由于还款困难申请展期的,如是湖北地区客户(即注册地在湖北省内的企业或者住所地在湖北省内的居民,下同),可申请展期6个月,由证券公司协助办理展期事宜;如是其他地区客户,可与证券公司协商展期3至6个月。
9、疫情解除前,对于湖北地区融资融券客户,以及因疫情实施隔离或者接受救治的其他地区融资融券客户,证券公司不主动实施强制平仓;对于其他客户,证券公司应按约定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适当延长客户补充担保品的时间。
10、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公司债券,发行人生产经营正常的,我会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等措施,支持发新还旧。
04
央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
央行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从内外部环境看,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要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总结借鉴历史经验,避免非理性情绪对金融市场形成不必要的影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疫情的可能影响,取得防控疫情的胜利,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05
以史为鉴:突发事件极易诱发底部形成
Wind梳理机构分析显示,历次全球卫生风险事件出现后,对于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影响不一。其中,根据中金公司分析,进一步对比疫情期间对MSCI全球市场以及作为主要爆发地市场的表现,发现疫情对主要爆发地市场的冲击普遍要大于全球其他市场。
1、年,亚洲金融风暴卷席整个东南亚市场,大量银行、证券公司倒闭,韩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证券市场普遍暴跌。
A股亦受到波及,在危机的最高峰,上证指数连续下跌,从当时的历史最高点.17点下跌至最低.13点,期间累计下逾32%,其中9月22日暴跌6.8%,9月23日再次大跌5.62%。正是这2日的大跌,给A股未来数年打下了坚实的底部,中期约1个月,上证指数上涨18.64%。
2、年,我国气候异常,长江、嫩江,松花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洪水。
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也使得大部分上市公司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短短2个多月的汛期,大洪水“冲刷掉”A股26.7%的市值。年8月14日,香港政府入场扫货,抗击国际炒家,恒生指数暴涨逾8%。但A股受大洪水的负面影响,上证指数大跌3%,次一交易日港股休市,A股更是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暴跌8.36%,超过四分之三的个股奔向跌停。
大多数投资者犹如惊弓之鸟,在底部交出了自己的筹码。而正是这次暴跌,再次给A股打下大底,之后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逾10%。也正是这次暴跌,为次年“行情”探明了底部。
3、年底至年初的非典疫情,被众多分析师拿来对比本次肺炎疫情。在非典疫情之前,A股已经持续低迷了1年半的时间,在非典疫情爆发的期间,上证指数快速下跌逾点。在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年1月6日,上证指数一度下跌至.68点,随后快速大幅反弹,7个交易日上涨逾11%。
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非典防治工作,A股加速上涨,一度6连阳,上证指数最高摸至.6点,由1月低点算起,累计上涨逾25.76%。
4、年6月,金融业闹起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钱荒”,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更是一度摸高至30%。6月24日,上证指数大跌5.3%,次日盘中又一度大跌近6%,但随着央行向多家银行提供流动性,市场渐渐趋于平稳,A股现V型大反转。这次“钱荒”奠定了A股年至年牛市的底部,最低点点至今未破。
5、年底至年全年,中美贸易摩擦跌宕起伏,几经周折。但每次因贸易争端激化,导致A股大跌之时,市场总能形成一个阶段性的重要底部,短期内都能获得一定超额收益。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