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揭秘那些外资银行交易员究竟是群什么样的人 [复制链接]

1#

来源:汇商Forexpress

黄国华

作者黄国华毕业于台湾大学经济系,曾任银行票券公司投信与券商投资部门主管,在网络以总干事的笔名开了“总干事投资笔记─耕读生活”的博客,一年多来累积超过万人次的浏览纪录,并在过个理财门户、期刊等撰写理财投资的专栏,着有《交易员的灵魂》、《总干事投资笔记》与《金色巨塔》著作,并在博客上发表了多篇投资理财、旅游心情、金融小说与创作小品文章。相关文章阅读:《交易员的灵魂是什么?》

外资交易员给外界的形象不外乎神秘又多金,这样的形容只呈现了部分外资交易员的面貌,外资交易员分为三种,一是明星级、二是神秘多金级、三是底层交易助理“贱民”。明星级不一定多金,但是通常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基本上,但凡在媒体上看到那些会露脸的或会透露姓名的外资金融人士都属于明星级,他们的工作只有一个:公关,不论他们用什么名称或职称去包装,公关是他们唯一的工作。

第三种是外资“贱民”,我过去曾经在某外商银行干过助理交易员,在外商银行或外资券商中的交易员,绝大部分都属于职场生态底层的废渣,称之为“废渣”真的一点也不为奇,在外资的底层工作,我每天有填写不完的交易单据,有应付不完的小客户客诉,有永远打不完的交易作业报告和后台PaperWork,而且薪水待遇一点都没有沾上外资光环的边。

至于在外资圈,之所以能成为神秘多金的外资交易员或被打到底层废渣的几大身份要素在于:一要有“台清交”(汇商传媒注:即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的大学学历;二要具备长春藤或全美Top30大学的MBA;三要有至少CM的身高而且不能是胖子;四要有佼好的外貌或运动员的体格;五最好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很可惜的,我只具备第一项条件,所以注定没有资格成为神秘多金圈的交易员。在许多外资券商,每年会从应征录取的新进人员或挖角聘请的市场熟手中,挑出其中一小部分条件符合资格者,给予较高规格的训练,如市场中赫赫有名的“花旗宝宝”,正是外资这种阶级文化的下的代表产物。

我担任过台湾本地银行的交易员和投资主管,也担任过票券公司(汇商传媒注:即票据公司)与证券公司的交易主管与投资主管,十余年下来见识过相当多货真价实的外资交易员,与我打交道的多半就是那种被外界蒙上神秘面纱的外资交易员,而不是那种与媒体打交道的外资公关明星。

外资交易员的工作有三项:一是把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二是与机构客户应酬交朋友;三是帮朋友解决一切有关交易与账务的困难。

这里的朋友可不是那种坐在VIP室的“土财主”,也不是那种住在帝宝里头的股市主力,而是手握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以上的法人(汇商传媒注:即大型机构),以及这些法人的老板或其财务投资主管,这些人这些公司和外资来往的目的就不是一般投资人可以想象的到,外资券商的客户朋友们有寿险、银行、证券公司、创投、票券公司、投信、政府基金、私募基金、营收前三百大企业……等等大咖,这些重量级的法人多半拥有自己的投资或交易团队,何以须要和外资交易员来往呢?

因为他们需要,更明确的说法是,因为外资交易员了解他们的需要,更懂得如何运用金融操作或金融商品去满足这些法人的需要,而这些法人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呢?多半是碰到一些麻烦或是解决不了的数学难题。

外资交易员可以帮忙客户哪些事情呢?举凡客户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中的任何一个科目与数字,只要客户想要改变,外资交易员都得帮客户搞定。譬如客户嫌自己今年赚太多想要隐藏一些盈余,交易员就会去找寻相对的客户,只要找到另一家嫌自己赚太少的客户,就可以居间做“交换交易”。

又譬如有客户担心自己公司财报的现金流量不好看,交易员就可以透过某些很复杂的资产交换,让客户因为资产增加所造成的折旧摊提增加,让现金流量表中造成净流入。如果客户想要提高债券投资部位的报酬率,却又不想增加部位的曝险比率,这些交易员就会去找一些国家等级的债券,如中南美洲经济发展银行或冰岛国营银行之类的机构所发行的金融债券。

如果客户不想支出任何一毛钱的资本支出,却要想要掌握某家公司的实际经营权,也可以透过外资交易员去安排私募基金与认股权证之类的商品,便可以解决这一类的困难。

至于台面下的交易安排更是这些外资交易员所擅长的,譬如避开监管机构监督透过第三地第三者的迂回资金安排,协助客户的恶意购并交易。使用一些衍生性金融商品去帮客户掩盖或粉饰一些难看的财报数字,甚至帮客户中介一些洗钱管道与商品等等。

这些外资交易员各个身怀绝技,如红酒品尝、高尔夫球、歌剧赏析、顶级渡假…..无所不知无所不谈,如果客户的规模够大、交易贡献度够高,客户的大小问题可以说是一手扛下来,比方说替客户写各种企划案或研究报告之类的事情,反正高阶交易员底下有着大批像当年的我这般用不尽、操不死的底层助理废渣,别小看这些废渣,上从国际并购、跨国资金调度、国际联贷,小到财务操作、金融商品设计或换利套利交易…..都是这群外资工蚁的必备工作。

我认识一位多金又帅气的外资交易员,我称之为杰生,杰生有一句口头禅:“客户是神,因为客户不是人!”

在外人眼中,杰生有几位长腿养眼的交易助理和秘书,每次来拜访我的时候,那种美女业务的阵仗经常搞得我部门底下几个宅男研究员整天心神不宁,每次的会谈还没进入主题之前,杰生都会若有所指地点出某几位助理没有男朋友的暗示,当然杰生并不是只单单依赖这些美人阵仗行头,杰生之所以能够稳居外资圈交易量第一名的宝座,的确可称得上三头六臂,美女助理只是用来拉进客户与杰生之间的距离,只是,至今我仍然不晓得杰生当年到底有没有真正利用这些美女军团呢?

杰生的公司组了一支高尔夫球队,由他担任球队的会长,球队的会员都是杰生和其外资券商的大客户,有重量级上市公司的财务长、公营行库(汇商传媒注:指公库、金库、特殊银行、营团、特殊公司和其他特殊法人等)的财务副总、债券基金经理人、票券与证券公司的自营主管、保险公司的投资长、本国银行交易主管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等等。

让我深深佩服的是一件跨国性的联贷分销案,一开始就从这个球队开始,那位公营行库的财务副总向杰生抱怨,原因是公营行库的董事会一直要求他要进行所谓的国际化,然而以他的部门员工都是那种高普特考及格任用的考试机器,要求他们处理帐务或行政作业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要他们去企划甚至引进国外商品或争取国外企业的授信业务,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再加上当年国营银行的所谓的国外分行,通常只是聊备一格地处理汇款或搜集资料的功能,根本没有能力帮忙推动所谓的国际化。

于是杰生灵机一动,引进了一大批“北欧经济合作开发银行”(注:此为杜撰之名称,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十年期金融债券和一档连结十档欧洲大企业的十年期票券,杰生很大方的让那家国营银行担任主要联贷与承销银行,同时找了信评公司把这两批产品评为AA等级,而且透过这家外资的欧洲母公司的议价实力,去争取到到每年6%的年报酬率,当年台湾十年期公债的利率是2%,可见当年这批商品有多么轰动,于是,他帮忙了那家银行达成了所谓国际化目标。

除了信评以外,杰生找了这家国营银行和球队上另外一家民营银行担任保证银行,于是,一夕之间,这两批商品在国际信评公司的AA评等加上国内两家银行的保证的加持下,其信用质量仿佛吃了定心丸似的直逼公债,不过,当时让我起疑窦的是,杰生的公司为何不亲自担任保证银行呢?为何要将保证费的收入“让利”给好朋友呢?或许“让利”都有其不可说的秘密存在吧!

杰生的球队,除了那位国营行库的仁兄之外,还有一大票有着“收益不足”的相同问题,于是杰生和主办行这位国营行库的队员,就把这两批债券销售给球队当中的一些队友,债券基金经理人、票券与证券公司的自营主管、保险公司的投资长、本国银行交易主管等队员们,可说是人人有份,连那位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都拿到承销签证的生意呢!

两个月后,这支球队移师到欧洲瑞士去打球,名为“Roadshow”实为玩乐,据我了解,这两批商品的总金额高达两百亿,杰生的公司在完全没有承担任何风险之下,出售这批金融商品的获利高达五亿,而杰生与其团队的奖金听说超过一亿,然而没有购买此批金融商品的我,当然被排除在瑞士打球团的名单之外,没多久我就被球队除名,大概是我的公司对杰生的贡献度太低了吧!

杰生巧妙地运用客户之间的资源,去填补彼此之间的需求和解决彼此的问题,厉害的外资交易员就是如此吧!

不过,那批年初发行的十年期金融商品,听说在年九月的金融风暴中“引爆了”,那两百亿大概都得成为那些银行的呆帐和券商投信的损失了,球队中大部份成员都已经各自离开当年的工作岗位,陈年烂帐就当成云淡风轻的帐务数字,说不定这些烂帐又可以包装成应收帐款票券或**凭证之类的商品,让金融业忙上一两年呢!

而杰生呢?年年中我在机场偶遇了他,他递给我一张新名片,原来他从欧系金融圈的交易主管换成中资银行的交易主管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