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治疗白癜风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大家好,我是阿景。
年底了,央行买断亿特别国债引发热议。
有些朋友对国债不太了解,今天这篇文章简要对国债做个知识介绍,也简单聊几句美国国债。
同时再讲一下央行买断亿国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啥财政部要发给一级交易商(主要指商业银行),然后再由央行买断?绕来绕去的到底解决了啥问题,对市场又有啥影响。
我们先说啥是国债,看名字就大概知道,发行主体是中央政府,向全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并承诺到期支付一定利息同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见下图)。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相当于是国家出面借你的钱花,那收益回报是固定可靠的。
一个人或是机构,再怎么家大业大,也都不可能大过“国家”。且在理论上,国家是永远不会消亡的。
所以,相较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企业为筹集资金发行的企业债券,国债的收益虽偏低,但是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强。
每当有经济危机来临,国债就成为避险资金的最佳选择。
全球经济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发债筹集外汇,用以购买能源矿产或粮食等硬通物资。简单说就是,每个国家都像咱们个体一样,投资发展经济的第一桶金中,都加了借贷杠杆。
但是,债券印刷倒是容易,真能借来钱才叫本事。
道理也和咱们普通人借钱一样,你越富有,越有银行愿意低息借贷给你,钱多利息还低。你越穷,越得付高成本才能弄来一点钱用于投资周转。
所以,发达国家发债利息低,对应的投资人收益率相对较低,风险也低,但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性强。真是投资人着急用钱了,这张白条(债券)是可以转让给他人套现的。
与之相对的,发展中国家,发债利率要高,债券的流通性相对较弱。
比如说希腊发债肯定没有德国发债容易,德国更低的利率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希腊这个动不动就躺平破产的货,谁借钱给他谁心操稀碎。
欧洲一些国家作为希腊的债权国,动不动还要给希腊输口血吊命,生怕这货摆烂死了,一点钱也还不上,全打水漂了。不过对于希腊民众来说也很痛苦,举国老百姓的辛苦努力全部给债主国家打工了。
要说国债,最强硬,流动性最好的当然是美国国债。
美国作为世界老一,借钱当然好说话。
美元又是世界货币,大家赚多了美元存着就是废纸,美国借去花了还给利息,这属于各国央行的必备操作,总得让国家费劲力气挣得美元保值吧。
单放在库里遇到美元贬值那不是亏大了,可是拿出去投资也不行,风险高,央行可不能拿着外汇瞎搞,买美国国债是十分稳妥的操作。
话说回来,各国央行和美国的一些投资机构对美元债趋之若鹜,美国也是乐的借钱,最近这些年借上瘾了。
而且,美国国家借的钱几乎不用还本金,从B国借的还A国,从C国借的还B国,从美联储借的还C国······新债还旧债,中间只消耗点利息就行了。
美国作为消费大国,美元花的全世界都是,年年贸易逆差,这意味着美元一直从美国往外流,全世界的美元越来越多。
钱多了就不值钱了,需要加快美元循环,这就需要美国采取措施加速美元回流。可美国依靠贸易是无法回流美元的(逆差嘛),那就只有“借”回来,再消费出去。
从底层逻辑上看,其实美国是先拿0成本的绿纸票买了你的资产或商品,消耗完了之后,再借你的纸票,再买你的资产和商品······还不用还钱,只付利息就行了。
气人不?
大家辛苦生产的商品,祖辈打下的资产,就这么轻松的被美元套走了。
这就是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的基石,与美国国债发行体系紧密相关。
正是美国国债的发行,保障了美元货币体系回流循环,进而巩固了美元霸权。
那为啥现在一致认为美元霸权岌岌可危了呢?
除了各国都不想被美元霸权凌虐了,纷纷启动去美元化;另一个核心原因就是美国一直靠借债维持美元货币循环这个玩法儿快折腾不下去了。
就像房地产行业,一直靠借债维持资金循环,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最后仅是利息都吃不消,利润无法弥补利息那一刻,就是企业债务崩裂的临界点。
由下图可以看出,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国债还维持在10万亿之下。08年之后发债就开始陡然上行了,后来是增加的越来越快,直到近两年的30万亿美元。
借的实在太多了!
大家都知道美国在借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商品,羊毛全被他一个人薅了。
也都开始害怕美国国债玩崩了,怕它们国内经济运行出问题,最后连利息都还不上······
美国为啥要加息?
表面上抑制通胀,底层上保障美元霸权。
实际手段就是美联储加息缩表。
这里的缩表就是抛售美元债,让美国财政发债缓一缓,把资产负债表清理一部分。
摊子铺的太大了,尤其是美联储直接下场购买美国国债,这相当于央行直接印钱给美国财政花。
美元循环体系再这么搞下去,美元就要持续贬值,相当于美国轻松洗劫了他国外汇。
各大投资机构和各国央行一算账都是太不划算,收益都补不住贬值损失了,不如抛债套现花了了事。
可以简要理解为,大家都不肯借钱给美国了。
所以,美联储开启加息缩表,提升美元价值。
利息,本质上就是货币的使用成本嘛,加息就是使美元这个“货品”变贵。
缩表,就是减债、瘦身,使市场上的美元变少。
美联储把美国国债往市场上一抛,变现的美元到了美联储手里就跟销毁了差不多。市场上美元少了贵了,价值自然就起来了。
关于美国国债就简要说到这里吧。
回到咱们的亿特别国债话题上。
咱们国家发行的这个亿特别国债不是对海外发行的,是对国内,也就是朝着国内发行筹集资金的。发行主体是咱们财政部,被称作财爸。
12月12日,亿特别国债如期发行,同一日,央妈就以数量招标的形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一级交易商(银行,券商等)那里买入亿特别国债。
财爸左手发行,央妈右手就入,个人根本参与不了。
这个操作手法是不是像极了美国财政发行美联储直接购入?
只不过根据我国人民银行法要求,禁止央行和财政部直接发生关系。
这个法律是当年朱镕基总理亲自指导出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财政缺钱了直接找央行拿。央行那是印钞啊,纯粹动动手指,电脑上就能多出一行数字来。
为了防止财政部借钱上瘾,放飞自我,这才多了一个“一级交易商”作为中介,过了一下手,多了一重防护栏,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才能到央行的手上。
不仅是财政部,就算是一家企业要发行个企业债,央行也不允许直接买,只能从公开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那里购买。
其实不光是中国的财政货币关系是这样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的。包括美联储。只不过这些年美国借钱太疯狂了,美联储亲自下场印钞给美国财政了。
话题转回来,这次亿特别国债是年1.35万亿国债的续作,并非新发。
年发行的有一期特别国债,于今年12月11日到期,偿还量就是亿元。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是一次“借新债还旧债”,不会增加财政赤字。
具体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某商业银行花亿元从财政部那里购买特别国债,财政部收到亿元补充资金。
央行当日即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比如逆回购,MLF低利率的资金置换亿给该商业银行,央行成为亿特别国债的最终持有者。
然后,财政部拿着这亿元本金+到期利息,偿还给央行,年那批旧债到期还清。
这里面的亿元其实就相当于绕了一个圈,完全的借新还旧。唯一区别的是财爸支付的那批债券利息。
年发行的这亿特别国债,利率是四个多点,十五年下来,利息足有数千亿,这批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是财政资金顶上。
但是这批资金,也和央行有关系,主要是央行向国库上缴的利润。
今年3月份,央行向国库上缴利润一万亿,这个国库和财政部是一回事儿。
说到这里,亿特别国债怎么个流转的已经清楚了。那么,对咱们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没有任何流动性影响。
也没有什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类的含义。
只不过财爸的钱又少了点,虽然续发后不用还本金了,相当于17年借的钱现在还在用。但是,千亿利息却又回到央妈手里,再度成了央行的利润。
央妈做的生意是0本万利的,就是动动手指平白印钱,印出的钱主要是借给商业银行。
至于商业银行是购买财爸的债券,还是投资其他企业啥的,反正是要付利息给央妈的,这些利息都是央妈的利润,但是最终利润都要进入财爸的小金库。
最后说两句央行的小知识:
央妈是个神奇的存在,她的资产负债表和我们是反过来的。
我们普通人的资产负债表是这样的:
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央妈印出来的钱,也就是借给商业银行那些,是她的负债,是她问“虚空”借的。与我们日常理解的,我们手里可以外借的钱是我们的资产恰好相反。
她的资产是那些债券,商业银行拿给她的各种抵押品。
央妈也不讲究什么“所有者权益”,她没有这玩意儿,直接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她通过各种方式赚取的利润是没法进行平账的,最终只有交给财爸去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感谢阅读,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