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含权债券型基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复制链接]

1#

A股大盘(沪深指数)连续三年收跌、创造指数发布以来的纪录应该几成定局;从年2月10日以来持续将近三年的下跌,沪深指数累计跌幅40.03%(至12月1日)。

在权益市场熊市的时候,人们往往将目光转向债券市场,基金投资者则转而投资更多的债券型的基金。但是投资者依然念念不忘权益市场的高收益,往往在投资债权类基金的时候依然喜欢“含权”的债券基金,期待这20%左右的股票能增加债券投资的收益,即所谓“固收+”。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实际情况是,在跌跌不休的熊市中,这20%的股票将债券本就不多的收益侵蚀殆尽,“固收+”变成了“固收-”。如下图,

年2月10日大盘下跌以来,“含权”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2.01%、二级混合债基指数上涨1.13%、可转债债基指数下跌12.81%;而“不含权”的纯债债基指数上涨9.46%!

“含权”的债基不但大幅跑输纯债基,就连一年期的定期存款都没有跑过!

资料来源:wind

今年以来大盘延续跌势。至12月1日,沪深指数下跌10.42%;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1.21%、二级混合债基指数上涨0.10%、可转债债基指数下跌4.69%;继续跑输纯债债基指数(上涨2.94%)!跑输了银行活期存款。

资料来源:wind

一、“含权”基金:偏股混合、混合二级债基、可转债基

1、偏债混合型基金

截止到上周末(12月1日),全市场偏债混合型基金共有只(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共有只,正收益率只有40.14%。

(1)收益最高的嘉合磐石A,涨幅13.29%;

收益率前十名的平均收益率为7.73%;收益率超过10%的基金只有嘉合磐石A/C一只基金。

数据来源:wind

(2)收益最低的长盛安盈C,跌幅17.39%。

收益率垫底的十只基金平均跌幅11.03%,跌幅超过10%的有6只基金。

数据来源:wind

2、二级混合债券基金

截止到上周末(12月1日),全市场二级混合债券基金共有只(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共有只,正收益率只有56.12%,超过半数。

(1)收益率最高的国海证券安盈A,涨幅7.81%

收益率前十的基金平均收益率6.36%,没有收益率超过10%的二级债基。

数据来源:wind

(2)收益率最低的华宸未来稳健添盈C,跌幅12.57%

收益率后十的基金平均下跌8.41%,跌幅超过10%的有3只基金;

数据来源:wind

3、可转债基金

截止到上周末(12月1日),全市场可转债基金共有70只(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共有15只,正收益率只有21.43%,不足四分之一。

(1)收益最高的可转债基金为工银可转债,收益率11.82%;

收益率前十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78%,有3只可转债基金收益率为负;收益率超过10%的可转债基金为工银可转债基金;

数据来源:wind

(2)收益率最低的可转债基金为工银可转债优选C,跌幅12.54%

收益率后十的可转债基金的平均跌幅为7.50%;超过10%跌幅的只有工银可转债优选A/C;

数据来源:wind

二、为什么“含权”基金表现这么差?

1、老将纷纷“翻车”

在三个收益率前十的榜单中,我们没见到知名老将的身影;但是在三个收益率后十的榜单中,却见到好几个“十年知名老将”。

(1)过钧

博时基金首席基金经理、“股债全能”基金经理之一,其管理十四的年“博时信用债”曾长期霸榜“晨星中国十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任职总回报.62%,任职年化回报8.11%,在47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其管理的偏债混合基金博时浦惠一年持有C下跌13.62%,排名倒数第三、二级混合债基博时恒耀C下跌5.66%,排名倒数第九、可转债基金博时转债增强C下跌8.12%,排名倒数第五;

(2)徐荔蓉

国富基金总经理,其管理十三年的“国富中国收益A”,任职总回报.63%,年化8.28%,在7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二,该基金同样曾长期霸榜“晨星中国十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其管理的偏债混合基金国富中国收益A下跌10.54%,排名倒数第五。

(3)杜海涛

工银瑞信副总经理,其管理十六年的一级混合债基工银增强收益A任职回报.43%,年化5.89%,在20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四;管理十二年的混合二级债基工银添颐A任职回报.00%,年化7.14%,在89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十。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其管理的二级混合债基工银添颐C下跌8.91%,排名倒数第五。

(4)张清华和谢志华

张清华,易方达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另一位知名的“股债全能”基金经理。其管理十年的二级混合债基易方达安心回报任职回报.30%,年化12.33%,在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管理六年的偏债混合基易方达安盈回报任职回报.62%,年化12.48%,在88只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二;

但是这两只基金在今年的收益率则有点“放不上台面”,易方达安盈回报下跌4.62%,在只偏债混合基金中排名第名!易方达安心回报下跌0.66%,在只二级混合债基中排名第名!

谢志华,在诺安基金公司任职时,其长期管理的混合一级债基“诺安优化收益”亦是常年霸榜“晨星中国十年基金业绩排行榜”的基金;年12月跳槽到民生加银任职固定收益部总监、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年五月开始任职基金经理后正值熊市,业绩不佳。

其管理的二级混合债基民生加银增强收益A、C今年的收益率分别是下跌4.89、下跌5.22%,在只二级混合债基中排名第、名!

(5)王克玉和林乐峰

王克玉,弘德基金副总经理,基金老将,其管理的基金多为偏股型基金。弘德致远A/C是其管理的唯一一只偏债型基金,其A、C份额今年的业绩回报分别是下跌5.63%和6.18%,在只偏债混合基金中排名第和名!

林乐峰,以其管理管理七年的二级混合债基“南方宝元债券”出名,近两年却以其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南方转型增长”被更多的投资者认可。同样,“南方宝元债券”今年的收益率却不尽如人意,A、C份额分别下跌1.73%和2.28%,在只二级混合债基中排名第和名!

2、“含权”基金收益差的原因分析

(1)股票投资多为“大盘”和“成长”

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为“大盘”和“成长”,债券基金经理投资股票用来增强收益时更是如此。“大盘”一般认为价格波动更小,而“成长”则一般认为“涨幅更大”。

前面提到的张清华、王克玉、徐荔蓉为大盘成长风格;杜海涛和林乐峰则为大盘平衡风格。但是,这轮熊市恰好对“大盘”和“成长”不够友好,而“小盘”和“价值”表现更好。

比如近期以小盘(“微盘”)被大家所知的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城源,其管理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华夏磐泰A/C”,在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3和第4名。(若A/C份额合并,则排名第二!)

(2)既有股性又有债性的可转债,在熊市中表现不佳

虽然大家都认为“可转债”在牛市股型更强、在熊市债性更强,但实际上可转债的价格是随“正股”涨跌的,股性在熊市中依然强劲。

很多债券型基金期望通过投资可转债、利用可转债的“股性”来增强收益;今年来可转债随“正股”下跌严重,所以可转债基金普遍表现较差。老将过钧、谢志华的长期高收益,基本上都是通过持有高比例可转债获得的;所以,在今年这两位老将都“翻车”了。

(3)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股票的专业度不够

股票型/偏股型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股票,在这轮牛市中都纷纷“折戟”,跑输大盘(沪深指数);何况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债券,真正研究股票的时间有限,投资股票的专业程度是有限的,这应该很容易理解。

稍微分析一下前面表格的数据,就能验证这一点。如下表:

在偏债混合型基金收益前十的基金中,有7只基金为双(仨)基金经理,3只基金为单基金经理;而在收益后十的基金中,有4只基金为双基金经理,6只为单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wind

在混合二级债基收益前十的基金中,有8只基金为双(仨)基金经理,2只基金为单基金经理;而在收益后十的基金中,有2只基金为双基金经理,8只为单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wind

这意味着什么?

双基金经理制,一般会有分工,一名负责投资股票、一名负责投资债券;而单基金经理制,则该基金经理及负责投资债券、又负责投资股票。

从上面的表单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业绩排名靠前的,多数为双基金经理;业绩靠后的,多数为单基金经理;

也就是说,偏债混合/混合二级债基的业绩回报,分工/合作的双基金经理业绩更好。

三、小结

1、今年以来,“含权”基金(偏债混合基/混合二级债基/可转债基)的收益大幅跑输纯债基金;

2、基金经理的股票投资风格多数为“大盘”和“成长”,是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3、分别负责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双(多)基金经理制,能够有效提高偏债混合基/混合二级债基的业绩表现。

图片来源:百家号推荐

(全文完)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