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炒股的人大多都不愿意买基金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前两天,妻子刷朋友圈时候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她什么时候在股市里投了这么多钱?

我凑了过去,妻子嘴里的“她”是我们一个熟识的朋友,在朋友圈秀出了最近股票的收益率,我看了看,7月收益率32%左右,全年收益率20%。

也就是说,在7月之前,她的股票账户整体是亏损的,终于借着这波行情,守得云开见月明,难掩欣喜之情。

因为关系很好,所以妻子打电话过去和她唠嗑,熟人之间省去无谓的问候环节直奔主题,妻子先恭喜她股市赚钱盈利,她也和妻子互相交流投资心得,并对妻子手里基金今年的盈利表示羡慕,但当妻子问她怎么不买基金的时候,她回了三个字:没意思。

其实你我周围都有很多股民,长期在股市里战斗,更甚者把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股市,甚至影响到了本职工作,到头来,盈利的人却鲜有人在。

于是有基民疑问,那为什么不买基金呢?炒股那么累,风险还那么大,反正都是投资股票,转变一下有那么难吗?

是的,真的难,不是一般的难,起码我从股民转基民用了3年多时间,也曾觉得基金没意思。

这种没意思的感觉就跟我们在牌桌上打牌一样,你是愿意自己上场打呢?还是当个观众看着别人替你打。

但打牌毕竟不是投资,我之所以转变,一方面因为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不具备像以前一样盯盘的条件;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经历过年的牛市后,投资理念发生了变化。

至于为什么这么难?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投资什么品种,取决于先接触了哪个品种

我在大三时候开通了股票账户,没有实盘交易过,懂的知识甚是有限,当时自然没有什么选股的概念,买入的第一只股票随便选的,涨6%左右的时候我进的,结果当天封涨停,第二天高开8%又涨停,第三天时候我出的,买入的1万元,三天时间赚了近块钱,这种数字上直观的变化对人的内心冲击很大的,于是我就与股票结下了不解之缘,然后又顺其自然的毕业后进入到相关金融行业工作。

正因为我先接触了股票并且赚到了钱,所以我对其他投资品种没有什么兴趣,俗话说,赚自己认知内的钱。

那时候,我其实听闻过很多投资品种,像邮币卡,期货,比特币等等,但我对那些一窍不通,虽然股票我也不一定能赚到钱,但起码对于相关的投资知识和交易理论是完备的,而且已经有几年的实盘经验。

可能有人会说,你看那时候如果买了比特币的话……

这种话我已经听过很多遍了,许多人曾在我耳边懊悔,比特币涨到2万美元的时候很后悔,因为很早以前都听过这个东西,那时候才多钱多钱。

但拜托,投资,从听说到决定投资再到投资买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听过的事情多了,但人们总是对曾有耳闻而后来成功的投资案例念念不忘,却对那些销声匿迹的爆雷案例闭口不提,这种选择性遗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所以,有些人觉得听过某个品种没有投资就是错过机会,但其实这不是机会,这对于当时的你无非就是茶余饭后的闲聊天而已。

当然,这些超乎认知以外的投资也最好别碰,因为你不懂,看着别人赚钱了就一股脑往里冲,运气不好的话,就会成为传说中的接盘侠。

言归正传,那有人就问了,股票和比特币那些投资相差甚远,许多人都不会去转化投资品种,那么股票和基金应该是有共通性的呀,为什么转化也这么难?

这是因为,先接触股票的人觉得基金的收益太慢了,因为股票一天的最高预期收益是10%,尤其在牛市的时候,谁都有过随便抓几个涨停板的经历,熊市的时候也有题材炒作的机会和妖股的横空出世,这些都让股民有一夜暴富的机会;而基金呢,因为是投资组合,一个投资组合里的股票全部大涨,这在市场行情平淡的时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基金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混合型基金的仓位是很灵活的,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完全可以倾向于债券类的投资。

所以,如果是牛市,那炒股的收益率肯定要比基金更好;如果是熊市,那基金净值天天半死不活的波动,为什么不炒股寻找一些机会呢?这是大多数股民的想法。

同理反推,买基金的人也不会很轻易的投入资金去买股票,因为基民之所以是基民,就是对自己有认知,觉得自己不懂股票,所以才买基金;还有一部分基民,对股票压根就没有概念,之所以买基金,那是因为听别人买基金赚钱了,而且风险还比股票小,所以才去银行或证券公司等基金代销机构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去买的。

但股民和基民还有些许不一样,就拿新股民和新基民来说,新股民炒股赔钱了,大多会不服输,摆好心态,有赚就有赔,无伤大雅,然后会随着对股票研究的加深愈发觉得股票好玩,除非运气不好刚一进来就碰到大跌直接吓跑了;新基民如果赔钱了,在熊市的环境里基金净值的波动反正也不大,比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